培训能给你们什么?•复习的方法•复习的重点•应试的技巧章节2015、2016年、2017年单多合第一章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1、1、12%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1、1、10、0、12%第三章社会救助6、7、52、3、510%第四章特定人群合法权益保障4、6、51、1、06%第五章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6、5、82、1、110%第六章人民调解、信访与复发事件3、3、22、1、17%第七章社区矫正、禁毒与治安管理3、4、41、1、15%第八章烈士褒扬与优抚安置5、5、42、1、29%第九章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7、7、22、2、211%第十章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2、2、51、1、04%第11章社会组织5、4、51、2、27%第12章劳动就业与劳动关系8、8、93、3、214%第13章健康与计划生育2、2、31、1、04%第14章社会保险7、5、52、2、411%考试数据分析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第一章《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第一节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第二节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三节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广义:即本书中所指的法规,由国家立法机构以及政府行政机构为规范个人和组织的行为、维持社会各方面的运行秩序和对社会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管理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正式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级政府及其行政部门制定的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狭义:指除国家正式法律体系之外的规范性文件,如中央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省级人大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法规的特点:规范性和强制性知识点1社会工作法规体系我国国家机构体系地方性法规:“条例”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宪法法律行政性法规(“条例”“规定”办法)国务院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规定”、“办法”效力制定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国务院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国务院各部门1、政策: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广义)政策除了包括行动准则的规则体系外,还包括政党或政府在某一行动领域的基本方针和具体行动。政策有静态和动态的含义。静态指规则体系;动态指行动体系。知识点2社会工作政策体系(一)政策和公共政策2.公共政策:政府或政党为了维护经济与社会正常的运行与发展、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特点: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阶级性、社会性包括: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环境政策、国防政策、外交政策3.政策文件: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发布的政策文本。分类:公开发布、内部发布保密文件、非保密文件件(二)社会政策含义:政府为了满足民生需求、维护社会公平、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公共资源、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为民众提供福利性社会服务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险(第十四章)、社会救助(第三章)、社会福利(第四章)社会工作实务各领域所涉及的法规政策除救助社会工作(如医疗卫生政策、公共教育、住房保障)特定群体(老年、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流动人口等)劳动就业社会政策运行、社会工作推进、发展所需要依托的资源和载体公益慈善事业、志愿服务、民间组织1.主体:指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主动行动者,也就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三)社会政策的主体与对象种类具体主体作用党和国家政治组织党、人大、政协、党群组织领导、参与、监督政府行政部门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制定、实施(最重要的主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实施(提供补充性资源)全体民众公民参与2.对象即社会政策范围中各类社会福利项目的受益人和各项社会服务的接受者。普惠型社会政策:所有民众,或有关群体的全体成员。如,义务教育。特惠型(选择型)社会政策:某些特殊困难个人和家庭。如,城乡低保。1.政府公共财政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2.各类社会力量对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投入3.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的社会政策资源模式和运行方式如,政府购买服务。(四)社会政策的资源调动方式知识点1我国有关社会建设的一般性法规与政策(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论述:专门研究社会建设重大事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和谐社会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