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民生问题在四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与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略论演讲范文汇编中国民生问题在四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第一,更加重视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在党和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和关怀下,城镇居民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XX-XX年四年间,新增城镇就业353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80万人,超出了“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年度目标。XX年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629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计划的70%。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XX-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基本与经济进展保持同步增长。XX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三年超过6%,是1985年以来的首次。XX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4.2%,增幅高出同期GDP2.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3%,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此外,各地还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城镇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制度,下大力气降低今年以来由于物价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就业形势好转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热点不断持续和巩固。XX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别增长7.6%和8.6%,分别是XX年和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第二,更加重视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百姓更多地享受到经济进展的成果。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和其他各级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XX年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第1页共18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贴住宿费。与此同时,国家助学体系不断完善,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城乡基本医疗体制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开始试点后,在全国农村迅速普及。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与此同时,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铺开。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之后,从XX年起,农村低保制度由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农村,从而为广阔农村贫困人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到2068万人。第三,更加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统筹城乡进展,贯彻“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得到巩固、完善和加强。从XX年开始,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进展现代农业为主题,连续出台了4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这些重大政策和措施,对加强农业基储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从XX年起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多亿元。XX年以来,国家还先后出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扩大粮种补贴范围和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措施,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逐年增加。第四,更加重视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XX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26.1平方米,农第2页共18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村人均住宅面积29.7平方米,分别比XX年增长14.5%和12.1%。五年来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针对近年来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导致的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旨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已经全面铺开。截至XX年6月底,全国656个城市中,已有586个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XX年计划安排廉租住房资金达到79.4亿元,超过XX年之前廉租住房资金总额。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XX年我国城市人均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