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个案研究法主讲人:赵军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内容个案研究的起源个案研究的内涵个案研究的特性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个案研究的程序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一、个案研究的起源个案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常被各领域的研究专家所采用。个案研究原创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当时是用来作为训练学生去思考法律的原理和原则的一种方法。其后又被用于医学方法。各领域专家在应用个案研究法时各有所侧重。一、个案研究的起源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采用个案研究较迟,最初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研究方法,用于个别儿童成长的记录。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采用个案研究,是在其它各业采用之后。在基础教育领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重视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加上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由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一系列青少年恶性事件的发生,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提倡,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一、个案研究的起源早期的个案研究,主要应用于行为有问题的儿童,例如,逃学、偷窃、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社交问题等。近年来,个案研究的范围已经大大地扩大了,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不但应用于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而且也应用于研究正常与资质优异的学生,使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能够更充分地了解,给予适当的辅导,以增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习进步和发展潜能。二、个案研究的内涵VanHorn(1973):针对某些组织做广泛、详细审视的叙述,希望捕捉重要的问题复杂性,没有使用实验设计或控制。Buckley(1976):个案研究没有实验设计与实验控制,可见得个案研究并没有明显的先前计划,也不会去操纵或者架构研究环境。Harrison(1988)、Kling&Iacono(1984):详细审视单一组织、群体或者系统;没有变量操控、实验设计或控制(单一个案)。Olson(1983)、Boynton&Zmud(1984):详细审视多个组织或环境;没有变量操控、实验设计或控制(多个个案)。Vogel&Wetherbe(1984):对于单一组织的审查,没有实验设计或控制。二、个案研究的内涵Yin(1985):个案研究是一个实证研究在实际生活环境中研究当前的现象其现象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显著使用多种数据来源Benbasat,Goldstein&Mead(1987)在自然环境中审视一个现象使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在研究的最初其环境的界限并不清楚显著没有实验控制或操控二、个案研究的内涵个案研究对单一的、典型的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考察来了解对象的发展变化的线索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它的发展,然后把对这些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推广到对一般的人和事上去的教育研究方法。三、个案研究的特性1.在自然环境中从事现象的研究2.使用多种的数据收集方法。3.分析单位(收集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单一个案)或多个(多个案)实体─例如:人、群体或组织4.对于每一个实体都深入了解其复杂性。5.个案研究比较适合运用在问题仍属探索性阶段(探索Why或how问题),尚未有前人研究可循的情况下,甚至分类性研究及假设或命题的提出。三、个案研究的特性6.没有变量操纵(manipulation)、实验设计或控制7.研究当前的现象,解决当前的问题8.个案研究比较适合研究「为什么」或「如何做」的问题,并可做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基础9.研究结论(果)的良窳跟研究者的整合能力有相当大的关系10.改变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发展一些新的假说11.个案法不预设研究变数、及何者为自变量、依变量。个案研究是一种将研究注意力集中于单一环境中所可能发生之各种变化的研究。四、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个案研究是一种质化的研究,其目的不在操作变量或验证假设,来回答问题;而是探讨问题中的复杂性,从研究对象本身来了解其行为。概括的说,其适用范围如下:尚未有很多研究或理论基础的问题某些特例显然与理论相矛盾时适合于捕捉研究个案中人员的知识并发展理论研究How及Why的问题四、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判断是否适用个案研究的准则是否只能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