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习题与答案一、判断题1.(√)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用数字形式来表示的。2.(√)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比特数越多,表示信道容量越大。3.(×)波特率是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4.(×)在单信道总线型网络中,带宽=信道容量×传输效率。5.(√)在共享信道型的局域网中,信号的传播延迟或时延的大小与采用哪种网络技术有很大关系。6.(√)DTE是指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住宿。7.(√)DCE是数据通信设备,是介于数据终端设备与传输介质之间的设备。8.(×)Modem属于DTE。9.(√)在单工通信的两个节点中,其中一端只能作为发送端发送数据不能接收数据,另一端只能接收数据不能发送数据。10.(√)在半双工通信的双方可以交替地发送和接收信息,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路即可。11.(×)在全双工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路即可。12.(√)在局域网中,主要采用的是基带数据传输方式。13.(√)信道带宽的单位是赫兹。14.(×)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中的信道容量=吞吐量×传输效率。15.(×)比特率和波特率是两个相同的概念。16.(√)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传输速率不同。17.(√)分组交换是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交换的。18.(√)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拆除连接三个通信过程。19.(√)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但实时性差。20.(√)ATM(即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广域网主干线常采用的技术。21.(√)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22.(×)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称为基带传输。23.(√)信元交换适宜于对带宽要求高和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的应用。24.(×)波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25.(×)分组交换属于“存储一转发”交换方式,它是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传输转换的。26.(×)奇偶检验是一种复杂的检错方法,有很强的检错能力。二、填空题1.数据一般分(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类型。2.在数字传输中,(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3.(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单位是字节/秒或位/秒。4.数据通信系统是由(DTE)、(DCE)和通信线路等组成。5.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6.数据传输方式有(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三种。7.数据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信元交换)四种。8.一个完整的信元长度为(53)B,其中(5)B是信元头,(48)B为信元数据。9.(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或解释。10.信道是传送信号的一条通道,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信道按传输信号的种类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按使用权限可分为(专用)信道和(共用)信道。11.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比特率)、(波特率)、(误码率)、吞吐量和传播延迟。12.一条传输线路能传输从1000~3000Hz的信号,则该线路的带宽为(2000)Hz。13.(频带)传输方式解决了利用电话系统传输数字信号的问题。14.在计算机中取连续值的数据为(模拟数据),取离散值的数据为(数字数据)。15.(ATM)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数据交换技术结合后的产物。16.在信元交换中,一个765字节的报文需要送往目标计算机,传送的报文应该分为(16)组。17.在数据通信系统中,采用频带传输时,在传输之前,首先要对要传送数据信号进行(调制)操作。18.DTE中文含义是(数据终端设备);DCE中文含义是(数据通信设备)。19.电路交换的过程包括电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和(拆除电路连接)三个阶段。20.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称为(吞吐量)。三、单选题1.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指标是(B)。A.速率B.误码率C.带宽D.传输失败的二进制信号的个数2.(D)是信息传输的物理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