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乡镇教育进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整改报告与乡镇教育评估情况汇报汇编乡镇教育进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整改报告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受县政府委托,我就全县《山区乡(镇)教育进展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的整改情况做如下汇报,请予审议。XX年10月28日,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山区乡(镇)教育进展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审议意见,指出师资问题已成为困扰山区乡(镇)教育事业持续进展的一大难题。对此,县政府十分重视,针对山区乡(镇)生源分散、学校分散、教育资源分散的实际,从加快盐都崛起、构建和谐叶县的高度出发,对我县山区教育进行了专项调研,深化基层、深化学校,听取汇报、查看实情。调查中发现,山区乡(镇)老师老龄化严重,50岁以上的老老师占老师人数的70%以上,老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存在,这些都制约着山区教育的健康进展。在充分调查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县政府与涉教部门负责人一起,针对我县山区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逐条分析,仔细讨论,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多策并举,确保山区学校师资充裕(一)双管齐下,保证山区学校老师数量。一是在充分把握山区乡(镇)师资状况的基础上,县政府制定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和“保证山区乡(镇)教育进展基本需要”的山区学校老师配备原则。要求有关部门要根据山区学校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各学校实际编制。并规定任何单位和部门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山区乡(镇)中小学老师编制。二是对全县山区乡(镇)教职工编制第1页共12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行动态管理,适度增加弹性,定期核编,随时调整,既不让过多的编制成为财政负担,也不让过少的编制束缚山区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为山区学校有充裕的老师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二)倾斜政策,改善山区学校老师结构。由于受省定老师编制的影响,我县自XX年以来,未成批次招录过老师,致使全县老师已出现了结构性断层,山区学校尤其严重。县政府为改善这种状况,促进我县基础教育持续健康进展,一是建立了老师队伍纳新长效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适时招录优秀毕业生充实到老师队伍中。实行到山区学校服务制度,新招录的老师至少到山区学校任教三年。二是为合理配置老师资源,优化山区老师队伍结构,增强教育内部活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进展,出台了《县城镇学校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从XX年起,城镇学校支援边远农村薄弱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支援工作以城镇学校老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为主,实行支教老师评先晋职优先的措施,引导城镇老师有序向山区学校流动。种种措施,为从根本上改善山区学校老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供了政策保证。(三)抓住关键,稳定山区老师队伍。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条件、工作条件的限制,山区乡(镇)的老师比其他地方的老师付出更多却回报更少,生活更清苦。因此,山区学校老师流失比例相对较高,老师队伍不够稳定,新增的老师也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学校工作,这也是导致山区学校老师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以上情况,依据《叶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法律规范和完善全县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县政府建立了老师人事调配联席会议制度。今后凡是老师的调动,都要从全县教育系统工作大局出发,由联席会议成员单第2页共12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位集体决策。同时,我们理顺了老师工资拨付渠道。县教体局设立老师工资专户,老师工资由县财政直接拨付到老师工资专户,再根据各乡(镇)中心校上报的老师上岗考勤情况审核后,由银行代发。这就从根本上遏止了用人单位管不住老师的现象,山区乡(镇)老师队伍也更加稳定。二、加强老师队伍管理,为提升山区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人才保障(一)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提高山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一是结合当前教育工作实际,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村老师特别是山区老师素养为主线,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进展为目的,实施新一轮农村老师素养提高工程。为此,我县制定了《新一轮农村老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