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备考把动脉狠抓落实促提高2014年物理中考备考方案距2014年中考只有两个多月了,全体师生都在全力以赴进行复习备考,如何对初中物理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下面我来说一说我校物理组的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我汇报的题目是:科学备考把动脉,狠抓落实促提高.一、把握中考动脉,明确方向,做到有效备考。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复习备考的指导性文件,是命题的依据,因此复习备考前应认真研读,避免多走弯路。首先,要了解各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使复习有正确的方向,把握复习的深度、难度,提高复习的效率。其次,要认真研究考查方式与考查方法,确定或调整复习的策略以及复习的“重心”。最后,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复习,考什么复习什么,考多难复习多难,做到有的放矢。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要狠抓双基落实,突出复习备考的重点和主干知识,明确复习备考的主攻方向。2、认真研究中考命题动向和趋势。回顾近年来中考改革的历程,我们认为我市的中考物理试题仍将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联系生活实际,更注重应用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无处不涉及物理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大家司空见惯的衣、食、住、行、用、医的事例中,比如“加油机”,“电热器”“自行车”等等,在中考中早巳屡见不鲜,新课标中的考试要求对此也特别强调。(2).更关注社会发展,聚焦时事热点。新课改形势下的中考物理试题,重点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比如“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太空授课”。(3).更注重实验探究。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猜想和假设,在已有条件下灵活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科学合理地利用实验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4).更注重阅读理解,近年来试题的文字、插图、图象、表格、数据材料都在不断的增加,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在解题策略上,就要求考生不仅要能阅读,还要会阅读;通过阅读,进一步深入地思考、联想,分析概括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思想和物理观点。(5).注重估测等测量问题。估测测量逐渐成为中考试题新的热点。长度、力、温度、电流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压强、功、功率等物理量的估算,已陆续出现在历届中考试题中,如去年的选择第2、16题,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长度、速度的估测等也应引起充分的注意。(6)、注重知识点的全覆盖。比如能源、电磁问题都有出现。(7)、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近几年来试题中涉及到计算的题目,大约都占到了总分值的35%左右,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非常重要。二、把握环节,抓好落实,做到高效备考。1、做好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是关键,是做好后两轮复习的前提,时间大约两个月。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遵循“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减缓坡度、降低难度、重点突出”的原则,基本上按照板块内容将教材系统全面地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知识点网络,深入发掘每节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再辅以针对性的反馈练习,通过习题训练使学生逐步从记忆到理解再到熟练应用。通过本轮复习,让学生回归教材,夯实双基。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时间大约一个月。专题分为填空、作图、实验探究、综合计算四个部分,通过精选习题训练,指导学生探索解题规律,总结归纳解题方法,达到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目的。第三轮复习以模拟测试为主。这轮复习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模拟即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学生规范考试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有利于促进学生查缺补漏,反思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解题规律或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调节情绪,提高应考心理。2、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益。(1)精讲。精讲不等于不讲,精讲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通过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效果。做到“三讲三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