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复习资料VIP免费

通史复习资料_第1页
1/5
通史复习资料_第2页
2/5
通史复习资料_第3页
3/5
高三历史通史知识要点【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先秦(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先秦时期,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1.政治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1)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地方诸侯国的建立,有效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郡县制在一些诸侯国开始实行。(2)宗法制以血缘为依据,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效规范了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以致我们现实生活中仍能见到它的影子。(3)宗法分封制带有中国早期政治的明显特点:以血缘为纽带,以巩固王权为目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2.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1)耕作方式上经历了刀耕火种一一石器锄耕——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延绵于整个古代历史。(2)经营方式上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自耕农的发展过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才逐步趋向瓦解。(3)土地制度主要经历了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4)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其制约(战国商鞅变法提出的“重农抑商”政策)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1)周礼强调等级观念;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带来了思想界的空前活跃。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供统治者选择。(2)与之相适应,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3)这些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二)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秦汉秦汉时期,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到公元220年曹魏建立。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1)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监察和法律等,它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势力逐步扩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消除了王国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2.经济上,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丝绸之路开辟,对外贸易起步。3.思想上,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1)秦代“焚书坑儒”打击儒学(2)汉初,黄老之学。西汉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纳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三)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魏晋至隋唐在经历了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后,民族融合,中国历史进入了统一的隋唐时期(581~907)。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1)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三分相权,强化皇权,同时其运行方式也制约了皇权,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2)科举制度的实行,保证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客观、公正和公平,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2.经济上,曲辕犁、筒车的出现,我国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进一步完善。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3.文化上,儒学受到佛道冲击、融合,唐代韩愈等人开始复兴儒学。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四)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宋元宋元时期,从960年北宋建立到1368年元朝灭亡。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1)针对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北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军政、财政与行政分离、派文臣做知州并以通判相牵制的管理方式,较好地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复习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