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识字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来说,识字教学显得极其重要。但是,多年以来,识字教学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学中割裂汉字的形、音、义关系的现象非常普遍,使学生把汉字当成了没有构形理据的符号,只是机械摹写、反复死记,从而产生了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的现象,导致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错别字泛滥,而且多数学生厌学汉字,教师难教汉字,影响了整个语文学习的效率。新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求以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认真学习体会这段话,很受启发,我认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识字儿童总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教学一年级《识字3》时,就可以创设优美的识字情境,在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1、图画创设情境教室周围用几张大展版围成一圈,上面画的是公园的美景上课伊始,老师带领学生去参观这些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说看到了什么?宝塔、小桥、红花、山洞、荡船……学生看到的这些事物就是今天要学的词语。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开始了识字活动。然后教师让学生发现画上的小秘密,原来画上有些小窗户,里面藏着今天要学的词语,孩子们把这些小秘密一个个找出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老师再让孩子们读这些词语时,孩子们的情感大不一样了。读得很有兴趣,因为这些可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小秘密。12、音乐创设情境这些词语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老师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很巧妙很有趣的朗读词语的环节。先把这些词语配上音乐读成一首小诗让孩子们听,然后让孩子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也把这些词读成一首诗,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老师又给学生配上音乐读。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孩子们真像读诗一样,陶醉其中。这样有创意的设计把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可爱的小诗。学生们读的兴起,和老师一起边读还边配上了动作,枯燥的读词语竟然变得这么有趣味。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识了字,学了词,还受到了美的熏陶。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玩字卡”、“猜字谜”、“组合生字”、“送字回家”、“读文找字”、“孪生聚会”、“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例如:“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又如:猜字谜:教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观察字谜,展开联想,和同学合作或者独自创编字谜,让大家来猜,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