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教学内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二.重点、难点:1.重点:(1)光的传播介质: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光的传播介质均是透明物质,如空气、水、玻璃等。与声波不同,光可在真空中传播,并且传播得最快。(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人们研究光现象的一种方法,是形象直观地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像这种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方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3)“一点、两角、三线”的认识。如图所示为光的反射,为了理解光的反射,必须先认识:一点:入射点O,它同时也是反射点;两角: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三线: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一点、两角、三线”中,法线是过O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辅助线。2.难点:(1)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2)反射定律中的因果关系:光的反射中先有入射光,后有反射光,反射光线始终是随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即:反射总是“受制于”入射的,因此在叙述时,有反射光线必有入射光线。三.知识点分析:光的传播(一)知识要点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以分为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等和光源,如:蜡烛、电灯等。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3.光线: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这种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4.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等现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就有一个光线不能达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5.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l08m/s,光在空气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略小,也约为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这个值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这个值的23。(二)学法点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的光速最大,计算中取3×108m/s;例如: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常用激光准直;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但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光的反射(一)知识要点1.反射定律①光的反射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反射角等于。②法线是过入射点所作的镜面的直线;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巧记:光的反射定律可归纳成“十二字诀”: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2.两种反射现象(二)学法点拨光遇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且光路是可逆的。光遇到光滑的平面会发生镜面反射,遇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会发生漫反射,但都遵从反射规律。例如:阳光射到镜子上,镜面很光滑,发生镜面反射,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到的是刺眼的光;如果射到白纸上,看上去很平的白纸而实际上凹凸不平,产生漫反射,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因而我们从任意方向看到白纸,感觉都很柔和。【典型例题】光的传播一.光源概念的理解[例1]下面不是光源的是()A.发光的萤火虫B.亮着的电灯C.发光的水母D.月亮答案:D二.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例2]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有()A.日食和月食B.影子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而后才能听到雷声答案:ABC三.作图与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例3]小明身高1.5m,站立在路灯下的某处,他在灯光下的影子是光的产生的现象。在某个时刻,小明的影长为l.5m,如图所示。若他以1m/s的速度匀速沿平直路面远离路灯而去,2s后影长为2m,则路灯离平直路面的高度为m。答案:直线传播;7.5四.物理与生活[例4]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答案:1020五.物理与科技[例5]2004年6月6日出现的金星凌日天象,人们可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小黑点,如图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光的而形成的,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图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