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二、总体目标①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四、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路径小组组长:张志华副组长:高胜东陈志奎郑丽辉成员:段雄夏建云冯凤萍汤运红李英明沛沛江俊霞周钊2.临床医生职责:①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②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③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④对病人的康复进行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⑤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3.护士职责:①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②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③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④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⑤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⑥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⑦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⑧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⑨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三.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将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及标准下发各相关科室,科室临床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组织讨论,选出切实符合我院工作实际的病种,报临床路径领导小组审议修订后实施。四、临床路径的实施(一)临床路径标准的修订科室临床路径小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病种,修订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审议通过后实施。(二)确定标准化医嘱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检查等等。标准化的医嘱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临床路径的顺序进行。(三)培训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国内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很少,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加强交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医疗治疗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一内科2011年4月10日临床路径质量监控制度(一)实行登记制度科室建立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专项登记本,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址、职业、诊断、治疗结果等)。(二)全过程质量监控制度①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现变异情况时及时进行纠正,尽可能减少变异率。②科室领导小组对登记的患者,要进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