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阶段滚动检测(三)(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右图是故宫博物院藏品《宋人画册》中的扇面画《耕获图》。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体现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②体现出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特点③证实翻车的发明是在宋代④表明粮食生产已形成一年两熟制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③2.乾隆四十年(1775),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材料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B.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D.清政府改变了重本抑末的政策3.右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可研究的历史主题有()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实业救国思潮③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④大众传媒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所致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5.李鸿章曾就铁路建设上书奕:“将来欲求富强,舍此莫办,倘海有铁舰、陆有铁道,国家之真实声威,始能树立,外人断不敢轻于动手,请主持大计。”材料表明()A.近代交通工具开始被中国人接受B.铁路是国家富强和树立声威的途径C.修建铁路是近代民族复兴的首要途径D.清政府对西方科技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6.从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到近代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的诞生,再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举行,可以看出上海是()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目标B.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C.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中心7.“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源动力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对外殖民扩张的客观要求D.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8.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美国1028名经济学家致书胡佛总统反对这一关税法案,24个重要贸易对手国向美国政府抗议,随后纷纷采取了关税报复措施。美国的这一做法()①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②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③加速了经济危机的蔓延④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罗斯福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受到了争议②对新政的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③罗斯福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促进了美国的社会转型④“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统计:“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上述统计数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B.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了积极效果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优势D.资本主义工业国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11.2004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2010年8月,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