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作业(四十四)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南昌高三诊断)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B.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C.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D.“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解析材料中明确提出文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B项正确;A项是1956年;C项是1956年之后;D项是“文革”时期。答案B2.(2019·广东省茂名市高三模拟)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鼓励发挥戏曲艺术应有的价值B.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基础C.强调戏曲应居于文艺界的核心D.帮助戏曲艺术走上独立发展之路解析根据题意内容可知,毛泽东的题词是针对戏曲问题的,所以他的题词鼓励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故选A;毛泽东的题词针对的是戏曲艺术,而不是为了给“双百方针”奠定基础,故排除B项;戏曲是艺术形式的一种,毛泽东主张百花齐放,所以并非是强调戏曲应该居于文艺界的核心,故排除C项;戏曲艺术本身就是独立发展的,而不是依靠毛泽东的题词扶植发展,故排除D项。答案A3.(2019·益阳高三评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解析到1965年,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系统,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并不等于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排除B项;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才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排除C项;材料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就为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提供宪法保障,故选D。答案D4.(2019·广元高三诊断)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A.反映我国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说明我国高校达世界先进水平C.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不均衡发展D.适应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解析材料中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增加,只反映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B项说我国高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明显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工科毕业生总体数量增加,无法看出高校学科建设的均衡性问题,故C项错误;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增加,适应了国家经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故D项正确。答案D5.(2019·湛江高三质检)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将该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了升华,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邓小平的“升华”是提出了()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C.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方针D.“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解析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实践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故答案为B项;A项是毛泽东在50年代提出的教育方针,排除;C项与材料中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不符,“面向世界”不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大的实践活动,排除;D项不是教育思想,排除。答案B6.(2019·漳州高三联考)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充分发挥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这主要是为了()A.配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B.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求C.推进教育形式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