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B.雷雨天氮气与氧气化合C.二氧化氮溶于水D.酸雨侵蚀建筑物【答案】A2.(2015·芜湖高一检测)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D.在反应中若有6molNO2参与反应时,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答案】A3.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综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A.N2、NO2、Br2B.NO2、NO、N2C.NO2、NO、O2D.N2、O2、Br2【答案】A【点拨】气体呈红棕色说明含有NO2或Br2中的至少一种,溶于水得橙色溶液说明气体中必定含有溴蒸气,所得无色气体遇空气重新变为红棕色说明无色气体含NO,即原气体中有NO2,原气体既有NO2也有Br2,只有A选项符合。4.(2015·阳泉第十五中学高一期末)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A.O2B.NO2C.NO2和O2D.NO2和NO【解析】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HNO3+NaHCO3===NaNO3+H2O+CO2↑,据3NO2~2HNO3~2CO2~NO可知,逸出的气体为体积比为21的CO2和NO混合气体。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O+O2===2NO2,据方程式可知NO与O2反应时,O2过量,故收集到的气体是NO2与O2的混合气体,C正确。【答案】C5.(2015·武昌高一检测)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A.1:1B.1:2C.1:3D.3:1【答案】C【点拨】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2和H2O反应,生成的NO与不反应的N2为剩余气体。设原气体的体积为V,NO2的体积为x,根据差量法求解:3NO2+H2O===2HNO3+NOΔV312x解得:x=,V(N2)=V-=,故=。6.在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O2(不考虑N2O4)和一定体积的NO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当通入4.5体积的O2充分反应后,剩余1.5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①3体积②4体积③5体积④5.5体积⑤2体积A.③B.⑤C.④或⑤D.②或⑤【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剩余的1.5体积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也有可能是氧气。若是一氧化氮,则氧气全部反应,二氧化氮完全反应用掉了1.5体积氧气,剩余3体积应该被一氧化氮消耗,所以一氧化氮体积为4体积+1.5体积=5.5体积;若剩余的为氧气,则这过程中一氧化氮消耗的氧气为1.5体积,所以一氧化氮的体积是2体积。【答案】C7.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4体积比充满干燥烧瓶,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解析】设烧瓶的体积为VL,由4NO2+O2+2H2O===4HNO3知NO2的体积为VL。又O2和NO2的体积比为14,所以最终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溶液的体积为VL,NO2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1=Vmol,所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mol÷VL=mol·L-1。【答案】C8.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CO2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BSO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排放CNO2温室效应工厂废气的排放DCOCO中毒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答案】D【点拨】A项氧化物应为SO2;B项氧化物应为氮氧化物;C项氧化物应为CO2;D项正确。9.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释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2和NOD.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CO和NO【答案】D【点拨】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NO和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和NO。10.将40mL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下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