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古诗词鉴赏第二部古诗词鉴赏第一章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及解题指导课标在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一要求在各地中考中均有所体现,古代诗词赏析题备受关注.中考古诗词的考查一般以课内和“课标”附录一推荐的古典诗词为主,以唐宋诗词为主,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边塞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从最近两年中考古诗词鉴赏题来看,常见的考点及题型有:1.诗意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语带双关,明说天气晴雨不定,暗指什么?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形容什么?2.意境描绘.所谓意境指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和想像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和情两个方面.提问的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如: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3.主旨把握.主旨,或是全诗表达的某种情感,或是作者阐述的某种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涵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抒发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4.名句赏析.名句就是杜甫说的“佳句”“秀句”.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阅读这些名句,对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的分析.5.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如:下面的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说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6.品味炼字.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著名的如“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等.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联中的“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请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7.能力探究.常见的拟题方式是:考查我们结合现实对诗句的个性化理解能力.如“任选诗歌的某一句,谈谈你的感受”“你从诗歌中得到了哪些体会和感受”“谈谈你对某句诗的个人看法”等.方法点拨解答诗歌赏析题,一定要建立在对诗歌内容整体感知和对诗歌意旨的准确理解之上;如果没有这样的感知和理解,就谈不上真正的赏析.只有静心读诗和用心读诗,才能理解、把握诗歌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技巧,才能对考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下面从六个方面对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作以讲解.一、正确把握朗读的节奏古人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学习古诗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古诗名句和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能力大有帮助.下面提供一些古诗朗读停顿方法,供参考.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二、感受诗词形象,融入诗词意境诗歌中的形象也成为“意象”,这些意象承载着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也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只有融入诗词的意境,才能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如元代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浓缩了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