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2018·山东禹城高一检测)1870年代,四川北部地区“比户人家妇女,莫不置有布机。洋棉纱所织之布,较土布无甚低昂”。这种情况表明四川北部地区()A.洋纱代替土纱耕与织分离B.手工棉织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布代替土布纺与织分离D.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破产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1870年代四川北部地区手工棉织业流行用洋纱代替土纱织布,所织的布与市场上销售的土布相比价格低很多,这势必导致传统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破产,故D项正确。洋纱代替土纱的结果是“纺”与“织”分离,洋布代替土布的结果是“耕”与“织”分离,故A、C两项说法错误。材料“比户人家妇女,莫不置有布机。洋棉纱所织之布”说明手工棉织业仍在发展,故B项错误。2.1888年曾国藩上奏称:“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盛,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减价销售)”。这表明()A.中国工业化水平低B.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清政府与列强交恶D.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答案D解析材料中描述的受洋茶的影响,中国茶商减价销售,与工业化无关,故A项排除;中国、印度都成了西方国家的茶叶产地、商品市场,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故B项排除;“清政府与列强交恶”与史实不合,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故C项排除;中国、印度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反映的是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3.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答案D解析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生产相结合,即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不投向市场,所以“解体”的含义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故选D项。4.1878年,李鸿章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在直隶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1881年正式投产。雇工三千人,当年产煤三千六百余吨,次年增至三万八千吨,……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更增至七十三万吨。与这一企业创办有同一目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B.天津机器制造局C.湖北汉阳铁厂D.上海发昌机器厂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企业分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属于民用工业,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汉阳铁厂也属于民用工业,故C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都是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故A、B两项错误;上海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5.某编剧撰写历史剧本《洋务风云》时,下列洋务派活动的素材符合史实的有()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企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办京师同文馆⑤派遣留学生出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洋务运动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同时为了巩固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因此①②③④⑤都可以作为该历史剧的素材。故选D项。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自从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之后,外国企业受到一定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与A、B、D三项无关。7.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C.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答案A解析中国的民族工业从一开始就是发展轻工业,而“机器制造”是典型的重工业。A项错误且符合题意。8.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