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丹中集备主讲人:陈文君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鱼我所欲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教学难点: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不为苟得也(wéi)为(wèi)宫室之美为之(wéi)一箪食(dān)蹴尔而与之(cù)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一豆羹(gēng)2、用“|”线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解释题意。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4、预习课文后,请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课堂助学】一、导入课文由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二、初读课文——读顺文句1、听示范课,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2、学生自由读,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读两遍。3、师生齐读三、再读课文——读懂词义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翻译下列句子1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丹中集备主讲人:陈文君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⑤此之谓失其本心。3、通译全文同桌之间互相合作,一个同学朗读原文,另一个同学翻译意思,逐句说一遍。之后,请出同桌组在全班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看谁做得好。注意下列要求读:字音读准流畅自然节奏合理说:意思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三、诵读课文——读出韵味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刚才仅仅读懂了文章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注意节奏,去进一步感受文章内容。现场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反复朗读,直至能背。看谁背得最准确,最熟练。【当堂巩固】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为宫室之美(介词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动词做)故不为苟得也(得到)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呼尔而与之(给予)呼尔而与之(代词他)蹴尔而与之(表顺接不译)为宫室之美(助词的)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舍生而取义者也(表选折而)所欲有甚于生者(表比较比)万钟于我何加焉(表对象对)【课后作业】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④乡为身死而不受2、背诵全文并默写第一节。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