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简城城南九义校2016-2017学年秋第一学月九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有12个小题,共36分)1.对于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判断段错误的是()A.(甲图)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却变成岩石——凝固;B.(乙图)春暖花开时,冰雪消融——熔化;C.(丙图)刚拿出的冰棒出现“白气”——汽化;D.(丁图)寒冬时节,雪花飘飘——凝华。2.对于下面四幅图所涉及的物态变化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后又冷却凝华成岩石时内能减小;B.乙图中的冰雪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C.丙图说明液体汽化时要吸热;D.丁图中的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属于升华现象;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铁锅放久了会生锈;B.脏水中有很多细菌在游动;C.酒精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D.阳光明媚时,在室内扫地可见尘土飞扬。4.同学们在观察老师演示“滚摆实验”时发现: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如图1所示)!则此过程中滚摆能量的变化情况是()A.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小;B.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C.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5.下面关于分子热运动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正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都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引起的;D.由于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所以,当物体温度为0℃时,物体没有内能。6.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先闻一下,再将手伸到排图1滚摆丁甲乙丙丙乙丁甲气管口附近感受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出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这是因为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A.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越节能;B.尾气的温度越低,柴油机越节能;C.尾气的柴油味越浓,柴油机越节能;D.尾气的颜色越黑,柴油机越节能。7.在开启瓶酒瓶盖的瞬间,伴随“嘭”的一声瓶口立即出现一股“白烟”。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瓶口的“白烟”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瓶口的“白烟”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C.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D.瓶内外温度相等,啤酒内能不变。8.温度相同的甲铝块和乙铁块,质量相等,将它们分别加热,使其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则(C铝>C铁)()A.温度从甲传到乙;B.内能从甲传到乙;C.内能从乙传到甲;D.不发生热传递。9.对于图2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绝缘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该棒带正电。10.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向热汤中滴入香油,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B.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D.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图211.如图3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C.水蒸气的温度升高;D.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1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离,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二、填空(每空1分,有7个小题,共14分)13.观察思考图4后你会发现:制造飞机用的材料一定具有__________的力学特点;发射火箭用的推进剂(燃料)一定具有的热学特点。14.电冰箱中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变干”是现象,“窜味”是现象。15.劣质油漆、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二甲苯等有毒物质,用来装修房屋常常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物质会向室内空气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