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任初级中学表格式教案(修订)课题二、声音的特性时间9.9班级八年级教师靳卿科目物理课时2课型新课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为本章的重点内容,随内容不多,也很有系统性,但理解较难,学生不容易掌握。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要素及相关影响因素.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2)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2)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四、学情分析: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的探究性学习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更不能说自主探究和设计实验,所以在进行探究活动是,教师应多引导,先强化学生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步骤我实验方法。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及学法的设计):1原任初级中学表格式教案(修订)本节课的教学,应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性,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并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刻度尺、塑料梳子、硬纸板等。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欣赏两首乐曲:二胡独奏曲和笛子独奏曲(请两位同学上台演奏)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听到的两首乐曲,有哪些方面是不同的?导语二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同一首乐曲声音有强弱,调有高低,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声音。声音与声音有什么不同呢?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响度[做一做]教师用大小不同声音说“同学们好”,要求学生区分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议一议]学生交流讨论:两次声音一次大,一次小。[点拨]师:声音大即强,声音小即弱。[小结归纳](板书)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演示]演示敲鼓[思考]用什么方法使鼓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用什么方法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呢?[试一试]如果换音叉做上述实验,情况又会怎样呢?学生思考回答: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大,响度大;在音叉旁边用细线悬挂一轻质小球,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增大,小球弹起幅度增大,响度增大。[点拨]师: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想一想]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呢?[小结归纳](板书)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试一试]人站在距发声体远近不同的地方响度如何?[议一议]近的地方振幅大,声音大;远的地方振幅小,声音小。[小结归纳](板书)3.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二)音调[做一做]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都说“声音的特征”,其他学生听后区分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试一试]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猜一猜]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2原任初级中学表格式教案(修订)[点拨]师:快速拨梳齿,梳齿振动快,慢速拨梳齿,梳齿振动慢。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读一读]学生阅读“信息快递”内容。[小结归纳](板书)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越低。[点拨]师: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二、总结1.音调和响度;2.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五、作业附:随堂练习类型一: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1]用手轻按自己喉咙两侧,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整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功能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