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与灭火》测试题一、填空题1、某同学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______。(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___。(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下图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95%65%55%15%5%实验现象酒精烧完,棉布烧坏酒精烧完,棉布无损酒精烧完,棉布无损不燃烧(1)请你推测实验⑤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化学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燃烧就是我们人类最早应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掘出50多万年前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1)北京猿人使用自然火时,需要不断地向火焰中添加木柴和兽骨,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和兽骨”是。到了三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会“钻木取火”,他们用动物的绒毛用力摩擦木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着人类对燃烧认识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火箭升空。现代火箭加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然我们也要学会控制火,否则就会发生危险。在家中若发现天然气泄漏并在小范围内被引燃,可采取哪些简单办法熄灭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二、选择题6、认识各种图标对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图标指的是()A.腐蚀品B.有毒品C.当心爆炸D.禁止烟火7、“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8、“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国家对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有严格规定。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液化石油气B.二氧化碳C.汽油D.面粉9、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0、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拨打119火警电话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11、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物质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着火点/C40240320~370700~750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红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