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班级:得分:注:本次测试时间60分钟,全卷共1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2、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B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我如浮云7.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D.人恒.过然后能改国恒.亡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困于心衡于虑B.不亦说乎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饭疏食饮水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不言而喻.C、国恒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D、行拂乱其所为.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二、解释加点词语(每小题1分,共37分)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人不知而不愠()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五十而知天命..()11、六十而耳顺..()12、不逾.矩()13、学而不思则罔.()14、思而不学则殆.()15、曲肱.而枕之()16、择其善.者而从之()17、逝者如斯.夫()18、三军..可夺帅也()19、匹夫..不可夺志也()20、博学而笃.志()21、切问..而近思..()()22、饭.疏食饮水()23.舜发.于畎亩..之中()()24、管夷吾举.于士()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6、苦.其心志()27、劳其筋骨()28、饿其体肤()29、空乏其身()30、行拂乱其所为()《论语》十二章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卷31、所以动心忍性()32、困于心衡于虑()33、而后作()3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5、入则无法家拂士()3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7、曾.益其所不能()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空1分,共12分)四、一词多义(每空1分,共5分)五、古今异义字(每空一分,共12分)古义()古义()有朋.自远方来可以..为师焉今义()今义()古义()古义()匹夫..不可夺志也三人行今义()今义()古义()古义()管夷吾举于士.而后喻.今义()今义()六、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24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博学而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