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货隆初中政治备课组“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6.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2、同学间相处,要努力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资源教师教学用书和《自主学习单》预习设计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现实意义3、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是什么?为什么?4、如何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海门市货隆初中政治备课组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活动1:活动内容:名言赏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讨论:至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教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利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它的核心就是“爱人”,实质就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活动2:活动内容:生活实例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因为爱,所以往往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子女,造成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大人都喜欢逛商店,特别是妈妈。但我们都注意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专家都无法解释。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讨论1: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讨论2:你在生活中父母有没有因为他们的喜欢或不喜欢强加于你?当时你的心境怎么样?讨论3:你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喜欢或不喜欢强加于你的父母?你父提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人对此理解也可能有所不同。但从词面上来说,也就是“不要把自己不希望、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他人”。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简单。应将它放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来理解,它是“仁者爱人”的一个方面,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之一。现代社会对它的理解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愿,尊重个性自由,这也是当代民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过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容易,但要做到还有一定的难度。提示:其实很简单,大人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海门市货隆初中政治备课组母当时作出了怎么样的反映?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活动3:活动内容:辨析明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请发表你的观点。(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现实意义结合活动内容“辨析明理”,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一种古老的道德规范,今天有怎么样的现实意义?教师小结: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世间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活动内容:感悟爱的意义依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一句式,描述你不想被人欺骗,你就不应去欺骗别人,世界就会你不想受人冷落,就不要冷落别人。世界就会你不想受人轻视,就不要轻视别人。世界就会你不想被人伤害,就不要伤害别人。世界就会你不想遭到战乱,就不要侵略别人。世界就会(三)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活动1活动内容:阅读感悟教师总结: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因为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提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别人的感受出发,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漠不关心的利己思想,这种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让学生感悟到爱的意义,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