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得体会 1000 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得体会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我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当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进取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得体会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能逻辑的地推出"己所欲,施于人。"从逻辑学能够看出,原命题成立,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同时成立,可是"己所欲,施于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的否命题,否命题并不必定成立。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可是假如对方同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仅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我是否同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得体会 3 在此刻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我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而《论语》所催生的进取态度却一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进取的影响。 《论语》是中国文化中一项极宝贵的遗产。其中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事的说法,数千年来一向展现其历久弥新的经典光芒及活泼强劲的生机。 《论语》讲学习,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论语》讲孝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讲政治,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中我最喜爱的名言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指:自我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就是用自我的心推及别人,自我期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期望怎样生活;自我不同意别人怎样对待自我,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我期望在社会上站的住,能通达,就也帮别人站的住,通达。总之,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起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指的是一个意思。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倘若自我所不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