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的分析探究能力。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是的成分元素。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107-109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合作探究部分,用红色笔做好疑问标记,准备讨论。2.建议做自主学习用时15分钟。【导学提纲】按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水的组成,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体验和学习探究过程比实验结论更重要。【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水的物理性质:(1)(2)(3)2、实验4-6电解水通电后两个电极都产生,把正极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说明是;将负极气体用火柴点燃,气体能,发出火焰,这是。结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负极产生,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电解水的化学式表达式:4、电解水微观解释分子原子原子分子分子5、电解水实验的结论:(1)(2)【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实验4-5电解水现象:。检验:体积少的气体能使,证明是氧气;体积多的气体能,燃烧时产生火焰,证明是氢气。结论:电解水时,极产生氧气,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通电水氢气氧气(H2O)(H2)(O2)由此实验分析你还能得出那些结论:水是由组成水是由构成水分子由构成【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1.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降温到0℃,水结成冰B.加热到100℃,水变成水蒸气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D.给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3.纯水是()A.单质B.混合物C.非金属D.化合物4.关于水的组成的正确说法是()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分子组成C.由水分子组成D.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5.每一个水分子的构成是()A.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B.氢、氧两种元素C.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6.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由氢和氧构成D.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7.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8.甲醛(CH2O)是家庭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下面关于甲醛组成和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由碳和水两种物质组成B.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9.如右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①从负极得到的是______气,从正极得到的是______气,二者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②电解水的文子表达式为:。10、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10、为了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小丽做了许多分子、原子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11、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水通电后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