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2019-2020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1题为单选;12題为多选,错选、多选不得分,漏选但正确得2分,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对应题号下方空白处。)1.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它能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国家情怀。那你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奏一遍所需的时间为A.5minB.3minC.46sD.10s2.暑期小阳随父亲来到我县苍耳会生态区体验了一回漂流。如图,当乘坐橡皮艇顺水流而下时,惊险刺激,小阳被吓的不敢动。这里说的“不敢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中的岩石B.橡皮艇C.激起的浪花D.站在岸上的人3.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大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受阅官兵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不是由振动产生B.现场观众的欢呼声比习主席的讲话声音传播速度快C.现场的主持人解说是通过扩音器来提高声音的音调D.根据音色可识别联合军乐团中不同的演奏乐器4.2019年我县整体环境焕然一新,新增几处公园,实现了“增湿、绿岸"。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树枝上的雾凇B.湖面起雾C.草丛上的霜D.湖面结冰5.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思想家墨子就发现了小孔成像原理,下列诗文意境与小孔成像原理一致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B.“楼台倒影入池塘”C.“瀑水喷成虹”D.“潭清疑水浅”6.如图是我县的世泰湖湿地公园景色,站在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高楼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亭阁倒影D.绿树倒影7.如图是一款“改头换面”的球形透镜太阳能发电模型,太阳光通过透镜后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下列正确的是A.此透镜是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此透镜是凹透镜,不能成像C.此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此透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8.如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景,在气泡上升露出水面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内气体的质量不变B.气泡内气体的体积不变C.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9.下列有关测量工具的使用错误的是()A.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B.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D.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景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10.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在0~min物质处于固态C.该物质在8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D.在10min~20min物质温度不变继续吸收热量10题图11题图11.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先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下列的操作正确是A.测量前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B.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体积为40LC.如图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60.2gD.若不慎有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偏大12.(多选)下面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正确的是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A.实验1的情境设计,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B.实验2的情境设计,探究得出“固体可以传声”C.实验3的情境设计,只能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实验4的情境设计,探究得出“声能传递信息”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36分。)13.(5分)研究汽车在下坡时的速度变化情况,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自带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表进行了模拟实验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景。(时间格式为:时、分、秒)(1)小车从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2)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3)计算分析数据获知汽车在下坡时速度会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4.(5分)如图甲,是牛顿学习小组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安装_________(选填"A"或"B”)。(2)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