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第二定义应用一、随圆的第二定义(比值定义):若则M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L为准线的椭圆。注:①其中F为定点,F(C,0),d为M到定直线L:的距离②F与L是对应的,即:左焦点对应左准线,右焦点对应右准线。二、第二定义的应用[例1]已知的右焦点,点M为椭圆的动点,求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分析:此题主要在于的转化,由第二定义:,可得出,即为M到L(右准线)的距离。再求最小值可较快的求出。解:作图,过M作于N,L为右准线:,由第二定义,知:,要使为最小值,即:为“最小”,由图知:当A、M、N共线,即:时,为最小;且最小值为A到L的距离=10,此时,可设,代入椭圆方程中,解得:故当时,为的最小值为10[评注]:(1)以上解法是椭圆第二定义的巧用,将问题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去求,可使题目变得简单。(2)一般地,遇到一个定点到定直线问题应想到椭圆的第二定义。[例2]:设为椭圆的一点,离心率为e,P到左焦点F1和右焦点F2的距离分别为r1,r2求证:证明:作图,由第二定义:即:又注:①上述结论,称为椭圆中的焦半径公式②得出即当当[练习](1)过的左焦点F作倾斜角为300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弦AB的长为2分析:只需求(用联立方程后,韦达定理的方法可解)(2)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上的一点,若则P到左准线的距离为24分析:由焦半径公式,设得又左准线为:则P到左准线距离为8-(-16)=24[例3]设椭圆的左焦点为F,AB过F的弦,试分析以AB为直径的圆与左准线L的位置关系解,设M为弦AB的中点,(即为“圆心”)作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又在直角梯形中,是中位线即:(为圆M的半径为圆心M到左准线的距离d故以AB为直径的圆与左准线相离椭圆第二定义的应用练习1、椭圆两准线间的距离等于焦距的4倍,则此椭圆的离心率e等于()A.B.C.D.2、椭圆的两个焦点是和,一条准线方程是,则此椭圆方程是()A.B.C.D.3、由椭圆的四个顶点组成的菱形的高等于:。4、不论k为何实数值,直线y=kx+1和焦点在x轴的椭圆总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5、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0,2)求的值.6、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经过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7、已知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和,过点作焦点所在轴的垂线,它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椭圆方程.8、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经过和两点的椭圆方程.分析:可设其方程为(,),且不必去考虑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直接可求出方程.椭圆第二定义的应用练习答案:1、(A)2、(D)3、4、。5、故.6、.7、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