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句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q~*:J?Pw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M>N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KCM)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fxOY出自《诗经·小雅·鹤呜》。m<:Ws8.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jL出自《诗经·小雅·小旻》。①[临]来到。②[履]踩,走。*;9+1h9.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X出自《诗经.小雅·伐木》。①[幽谷]深谷。cF#?P*~_zF10.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1A@出自《诗经·大雅·荡》。①[靡]没有谁。②[鲜(xiǎn)]少。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BbPoWW11.诗言志,歌永①言,声依永,律②和声。J5l!idO出自《尚书·舜典》。《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为孔子选编而成,事实上有些篇是由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即《今文尚书》。\.Vd]①[永]同“咏”。②[律]音律,乐律。P+J}`1K12.辅①车②相依,唇亡齿寒。fHQ9A#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旧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代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春秋各国史料编纂而成的。《左传》是一部叙述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共269午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Ys7①[辅]面颊。②[车]牙床骨。s(zX#f13.黍①稷②非馨③,明德④惟馨。o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最早见《尚书·君陈篇》。①[黍(shǔ)]黍子,黏黄米。②[稷(jì)]不黏的黍子。黍稷在这里泛指五谷,为祭祀的物品。}Q^-ib③[馨(xīn)]芳香。④[明德]美德。_5n,`ko.0f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bIK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Kv%XkFq15.不以一眚①掩大德。q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①(眚(shěng)]过失,过错。BF2c-.Un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出自《左传·宣公二年》。%@J`317.立德立功立言。Y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X0Lv;Pq18.言之无文①,行②而不远。5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①[文]文采。②[行]流传,流行。?N>7Mn19.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9eD*tI;L{K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H,^f+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②[说(yuè)]通“悦”。③[愠(yùn)]恼恨。LqCyv/A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INC0l(KP2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ZP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uACh'pxJl$2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U|B6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