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古诗文积累(一)经典诗文积累1.依据课文填空(1)芳草萋萋鹦鹉洲(2)黑云压城城欲摧(3)折戟沉沙铁未销(4)似曾相识燕归来(5)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根据提示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3—5题。3.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泪珠;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4.“抵万金”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的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5.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6.B7.(1)举:选拔、任用。(2)乱:扰乱(3)空乏:财资缺乏(4)衡:同“横”,梗塞、不顺。8.(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9.A、D10.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1.穿、攀、缩、倾体现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无比关爱,体现父子深情。12不矛盾。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13第三次流泪,因为惜别。(理解、感激、同情、忧虑、忏悔等复杂心绪均可。)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是他老态蹒跚地为“我”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点。14不设统一答案。赞成任何一方均可,但必须结合课文父亲的形象谈,有理有据。(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5.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是为了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16.(1)打比方。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2)“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17.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18.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三)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5分)19.外貌描写(肖像描写)通过老妪外貌的变化,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变化。老妪连皱纹都“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是因为她有了“好心情”,“返老还童了似的”。20.称呼的变化意味着感情的变化:村里人称少女“小人精”,是他们认为少女住到老妪的家里是为了老妪的钱,认为她精明,表明了村里人对少女的提防和排斥。称她为“小妖精”,是人们认为老妪经她的蛊惑,才将房子“赠送”给她了,流露出的是他们的“同仇敌忾”之情。作者把村里人对少女的敌意融于称呼的变化之中,真是匠心独运。21.①少女为老妪买了一套寿衣。②回应了上文村里人说的“临走连件寿衣都穿不上”的无端猜测。③少女真正把老妪当作自己的奶奶,尽了孝心,表现了少女的心灵之美。22.D23.①表明对村里人种种行为的不满和批判。②衬托出老妪和少女的善良和仁爱。③折射出在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呼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呼唤抛开了金钱和利益的最纯真的感情的回归。三、写作表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