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徽省蚌埠六中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试卷试卷(00001)VIP免费

安徽省蚌埠六中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试卷试卷(00001)_第1页
1/4
安徽省蚌埠六中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试卷试卷(00001)_第2页
2/4
安徽省蚌埠六中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试卷试卷(00001)_第3页
3/4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七年级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所选答案必须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就是大洲B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C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B.自北向南C.自西向东D.自南向北3.下面四幅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A.1∶25000000B.1∶980000C.1∶2500000D.1∶67000004.本初子午线是指A.180°经线B.20°W经线C.160°E经线D.0°经线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现象B.四季现象C.昼夜更替现象D.季节变化现象6.下列地点中,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是A.23.5°N,120°EB.60°S,80°WC.15°N,90°WD.30°S,30°E7.在同一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一些D.时刻相同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A.北极点上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C.南极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9.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A.四分之一是海洋四分之三是陆地B.三分之二是陆地,三分之一是海洋C.71%是海洋,29%是陆地D.海洋和陆地各占二分之一10.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A.陆地边缘B.海洋中C.陆地内部D.板块交界地带11.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B.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升降C.人类长期活动D.风力的侵蚀和堆积作用12.国际上习惯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确定为A.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B.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C.90°E和90°W组成的经线圈D.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1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693米B.9003米C.8690米D.8999米14.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A.120°E,40°SB.165°E,20°NC.15°W,45°ND.60°W,60°S15.意为"西方日落之地"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16.有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A.东向B.南向C.西向D.北向17.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6357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18.地球赤道周长约A.5.1万千米B.6.37万千米C.4万千米D.3.2万千米19.陆地上五种地形中海拔高、地面起伏大的地形是A.山地B.平原C.盆地D.丘陵20.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大洲,正确的是A.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B.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C.亚洲、南极洲、南美洲、大洋洲D.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21.黄山比泰山垂直距离高出349米,这是指A.黄山的海拔B.黄山对于泰山的相对高度C.泰山的海拔D.一般高度2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描写的现象适用于A.极地地区B.赤道地区C.回归线上D.极圈上2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A.海拔较高的山地B.深度较大的海洋C.海拔较低的平原D.深度较小的大陆架24.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有煤层,这可以用什么原理解释?A.地质力学B.大陆漂移学说C.板块构造学说D.海底扩张学说25.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地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北纬习惯上用“”作代号,东经习惯上用“”作代号。2、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保持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附近。4、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5、在北半球,12、1、2三个月为季,此时南半球为季6、地图的三要素是、、。7、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比“”缩小的程度。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35分)1.看图,回答问题:(10分)A点位于经度,B点位于纬度。A在B的方,C在B的方,D在B的方。A点所处的温度带是,B点所处的温度带是。D点位于(东或西)半球。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6分)图中有甲、乙两地位于不同的两座小山上,请判断: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A点的高度不BC低于___________,攀登乙山从______(B或C)坡容易,原因是坡度较缓,如果图中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徽省蚌埠六中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试卷试卷(000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