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典诗词考试答题中常见的问题1、联想不丰,意象不明,主题不清。2、积淀不够,语句不解,手法不懂。3、不知要点,答非所问,语言不准。据此,我们的古诗词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读懂1、理解意象(特定含义、情感关键词)2、理解意境(把文字还原为画面)3、理解主题(特别关注末两句)第二阶段:鉴赏①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三阶段:会表述1、要点准确2、符合规范【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1.明白表层意思2.领会深层意思【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调整语序整合句意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如何领会深层意思?】读懂诗歌的基本程式:(一)看标题,抓题眼,明诗歌类型;(二)看作者和注解,知人论世;(三)看意象,抓“情感关键词”;(四)关注首尾句(联),读懂诗情。看标题——看作者和注解——看意象和关键词——看首尾句(联)(一)看标题,抓题眼,明诗歌类型,定感情基调;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情感等,是解读诗作主旨的重要切入点。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传达了作者对春夜之雨的喜爱之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表明内容是写送别,那么按照常理应该写离别之情。(一)看标题,抓题眼,明诗歌类型,定感情基调;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推己及人的反写法(二)看作者和注解,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尽可能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注解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时代背景或是主旨;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fāng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问题:两条注解分别暗示了诗歌可能抒发什么情感?国破家亡、忠贞、孤寂、痛苦(二)看作者和注解,知人论世;(2011安徽卷)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提示: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认为一定是写“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练习: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三)看(典型)意象,抓情感关键词,感受情感氛围•(1)解读传统意象——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当然,诗人用意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掌握。(2)“情感关键词”•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请结合注解和关键词,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2004全国三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杜鹃的啼叫如“不如归去”,该词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杜鹃啼叫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归期,表达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生活,浪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