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跑技术分析接力跑技术分析短跑全程技术一般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4个部分。近些年来,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短跑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显得更加完善与规范。特别是随着塑胶跑道的出现,对短跑技术进行了一次大的革新。表现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与运动员更加强调与注重跑的摆动动作及蹬摆技术的结合。可以说,现代短跑技术的突出特点是以摆促蹬、蹬摆结合。短跑全程跑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距离以及各部分技术完成的质量。一、100米跑的技术1、起跑在短跑中,起跑均采用起跑器的蹲踞式起跑。这种起跑方法有助于运动员快速起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高速度。起跑的任务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尽可能快地获得向前的起动初速度,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和平稳地进入途中跑创造条件。(1)起跑器的安装安装起跑器的目的是使两脚有牢固的支撑、形成良好的身体预备姿势,为起跑后的加速创造有利条件。常见的起跑器安装方法有“普通式”和“拉长式”两种。其中“普通式”适用于绝大多数运动员,“拉长式”适合于身高、腿长的运动员使用(图1)。(2)起跑技术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呜枪”(或“跑”)三个阶段(图2)。图2当听到“各就位”口令后,运动员应一边轻快地走向起跑器前,—边做2—3次深呼吸,使机体获得足够的氧储备。当走到起跑器前面时,首先蹲下用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脚尖应与地面接触),然后,后膝跪地,两手收回并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与拇指成‘八”字形支撑,身体重心均衡地落在两手、前脚掌与后腿膝关节之间。躯干略微弓起,颈部自然放松,头与躯干保持在—直线上,两眼平视前下方约40一50厘米处,呼吸平和,注意听预备口令。听到“预备”口令后,运动员随之吸一口气,慢慢伸展双腿,后腿膝关节离开地面,平稳地抬起臀部,与肩同高或稍高于肩,重心适当前移。肩部稍超出起跑线,背部肌肉绷紧并略成弓形,两手用指端撑地,双臂略向后用力,这时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身体重心在两手与两脚之间,其投影点距起跑线15—20厘米。前腿大小腿夹角约成90—100度角,后腿大小腿夹角约为110一130度角,前后小腿趋于平行,构成较好的用力角度。“预备”姿势应该稳定,两脚贴紧起跑器抵足板,集中注意力,随时准备完成双手推离地面和后腿的蹬伸动作,同时,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听觉神经中枢,等待“鸣枪”的信号。需要指出,运动员处于“预备”姿势时,不应过分地把身体重心移向两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做并不能缩短蹲踞式起跑的时间。在“预备”姿势时,膝关节的弯曲角度具有重要意义。两腿膝关节角度应使肌肉收缩速度和发挥的力量都处于最佳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这个角度,有利于更快的蹬伸。膝关节的最佳角度前腿为92—105度,后腿为115—138度,前大腿与通过髋关节的垂线夹角为19—23度(依B·鲍尔佐夫)。此外,运动员在“预备”口令时的姿势不应过分紧张和拘谨。主要应集中注意力等待起跑的信号。田径规则中没有规定“顶备”口令与起跑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的长短可能会由于运动员的各种原因而改变。这就要求运动员集中全力等待“鸣枪”信号。听到枪声,运动员的双手应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有力地前后大幅度摆动,两腿迅速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躯干前倾幅度应使躯干纵轴与水平线约成15—20度角。蹬离起跑器的动作应是两腿同时以最大力量来完成,但随即转变为非同步的动作。后腿仅稍蹬伸,在蹬离起跑器后,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后腿前摆时,膝关节要稍紧张,使脚掌不要过高地离开地面,以保证脚掌随后的迅速着地,同时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后蹬角度约为42—45度。2.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前腿蹬离起跑器到进入途中跑姿势之前的一个跑段(图3)。起跑后的加速跑应尽快地接近或达到最高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任务是:充分利用起跑获得的初速度,在较短距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