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单元复习试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日出前天已亮,日落后天不黑C、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D、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2.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3.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B、能增加大气逆辐射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D、能增加地面辐射4.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5.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6.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ABCD7.山谷风、海陆风、季风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差异C、下垫面性质不同D、高低空气压差异8.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陆地A陆地B海洋D海洋C1010100810061004ABCD图二图一9.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A、热力环流B、大气环流C、台风D、季风10.某气压带的南面盛行西北风,北面盛行东南风,该气压带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11.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B、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D、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必然导致风向的季节变化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B、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C、南北纬30度附近上空,空气受热上升D、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13.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ºN附近B、乙点位于30º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14.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ABCD15.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主要原因是:A、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海陆分布状况不同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16题:16.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及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低纬,湿润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7.A、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A、A是高压,B是低压B、A是低压,B是高压C、A、B都是高压D、A、B都是低压60º乙甲①②30º60º60º30º30º0º15º15º0º气压带风带①②③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南极30ºS60ºS18.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19.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ABCD20.亚洲季风环流中,由于气压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季风是: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21.我国南极中山站的红旗常年是:A、向东飘扬B、向西飘扬C、向北飘扬D、向南飘扬22.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42~43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4.724.421.216.511.78.26.97.910.613.717.921.5降水(mm)1825657980107132122777261444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43.该地可能是:A.北京B、悉尼C、罗马D、开普敦46.下列四幅图,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50.下列为等温线示意图,正确反映北半球大陆上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ABCD三、综合题5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将空格中数码填在相应的地理事物后括号中。A.水平压差异()B.太阳直射点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