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宁县第二小学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月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切入点,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细则”和“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细则”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细则、课前准备()听到上课音乐响起,迅速有秩序地进入教室,不拥挤,不争抢,到自己座位上摆好与本节课有关的文具、书本。()课本放在课桌左上角,练习本放在课本下面,文具盒放在书桌中间正前方。学生安静端坐,挺直胸,眼望前方,文艺委员组织演唱歌曲、背诵古诗或演讲,等待老师来上课。()准备好后,师生问候上课。()迟到的同学站在教室门口向老师报告,经老师许可后进教室。、读书习惯:()坐姿端正(读书要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足安”,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朗读要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读准字音和声调;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应做到:①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积累。②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③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写字习惯:2()书写做图连线一律使用铅笔,书写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持教室安静。()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握笔离笔尖一寸。()写字要按汉字的笔顺规则一笔一画书写,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形体美。、听讲习惯:()听讲专注:静心聆听老师讲课,用心思考动脑;积极答问或交流,发言或提问要举手,直立,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言准确,别人发言时注意倾听,不搞小动作,不擅自讲话,不影响他人听讲。()勤思善问:认真审题,勤于动脑,活学活用,计算仔细,善于检查,不懂要问,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勇于钻研。()合作互助:善于与同伴互助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时积极发言、主动参与。遇到困难时,如果思考后还是不懂,要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交流时,既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要尊重和吸纳别人的意见和观点。()自评互评:对自己和同伴所作的回答和作品能积极的进行评价,评价时要以激励性评价和欣赏分析性评价为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作业习惯:()书写用笔:一二年级用铅笔,三至六年级均用水笔,写大字用毛笔。()方格练字本,一字一格,字要写在方格的中央,标点符号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一年级数字写在日子格里,都要写得规范、美观;横格练习本,字要占大横格,字的大小、间隔要适中,上空下平、整齐美观;汉语拼音、英语字母书写,应严格遵照四线三格的规范书写,汉字要对齐相应的拼音。()每次作业,开头要写课题或作业日期并占一行。作业要独立、按时完成。凡超过厘米长的线段(条),均使用直尺。错题需订正,订正时要先写“订正”二字,再写正确答案。数学作业中应用题,一般稍偏左侧答题,偏右侧订正。遇有差错,需要更改之处,可用橡皮轻擦或将错处用线条轻轻划去,确保作业的整洁,尽量不使用橡皮。作业本、基础训练、试卷要妥善保管,不能乱涂乱画及撕毁、折角等。课后作业:①家庭作业要认真、独立、按时完成,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②能主动预习新课,及时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学会搜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③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习惯:3考前准备充分,准时进入考场,按规定座位入座。听从监考老师的安排,先填写班级、姓名、学号后在规定时间内答题,试题有疑问应举手向监考老师询问,考试结束铃响后,应立即停止答题,有序交卷。答卷时,要求卷面洁净,书写工整,格式正确,独立完成,严禁各种形式的作弊行为,严禁交头接耳,室内保持安静。、课后整理:下课音乐响起时,师生问候后再下课;礼让老师走出教室,学生再出入。每次学具用完后及时收整并放回指定位置,下课后自觉整理并保存好书本及学习用具;板凳拉入桌下,方便出入。书本保存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