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项目一期工程版本编号:审批单位:单位主管:技术负责人:审核人:批准日期:审批单位:编制单位:单位主管:单位主管:杨建冲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饶华亮人:•审批日期:编制日期:2013.10.30目录1工程概况32施工方法、流程及步骤42.1主要施工流程42.2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42.2.1测量工程42.2.2钢筋工程62.2.3模板工程92.2.4预埋件工程112.2.4混凝土工程123施工组织133.1人员组织133.2机械设备组织134、工期安排145、质量保证措施145.1组织措施145.2施工措施156、安全保证措施15中轨道梁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码头中轨道梁总长度为656.57m,其中MCB-1型轨道梁24段,MCB-2型轨道梁1段,MCB-2a轨道梁1段,MCB-3型轨道梁1段,MCB-3a轨道梁1段,MCB-4型轨道梁1段,MCB-4a型轨道梁1段,MCB-5型轨道梁2段,合计轨道梁32段。从南往北的1~6#轨道梁有轨道梁门机预埋件(防风拉索、顶升、锚定装置),第12#轨道梁(MCB-1型)有预埋线管,第29#轨道梁有灯塔基础预埋件,多用途泊位拐角处轨道梁从南往北第1、2#轨道梁有街道灯基础预埋件。轨道梁加强板上面分部有12个沉降观测点。由于轨道梁底标高为+1,高潮水位为+1.5~+2m,轨道梁需要赶潮水施工。轨道梁标准断面图如图1轨道梁标准断面图所示。更多细节问题,详见施工图纸11S042-SS-DWG-SG-1038T044。图1轨道梁标准断面图2施工方法、流程及步骤2.1主要施工流程拆模养护V回填(待砼达到设计强度75%)V轨道梁护角、预埋件护角及面层钢轨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2.2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2.2.1测量工程2.2.1.1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2.2.1.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三等水准测量。以此作为保证施工高程精度的首要条件。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GPS控制点,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其他给定点,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控制点,包括加密点。以此作为保证高程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2.2.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布设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且在施工场地的外围能够长期稳定保存的位置,覆盖整个施工区域。2.2.1.4轴线测设在施工初期,分别在轨道两端侧及防波堤堤上布设其轴线点,利用后方交会校核轨道梁整体直线度。细部放样时根据轴线点逐节放样轨道梁轮廓线(即各个角点),并利用极坐标法进行复核。门机预埋件(防风拉索、顶升、锚定装置)平面位置放样,首先根据胸墙锚定装置平面位置确定中轨锚定装置两者连线与轨道轴线成90度确定出中轨锚定装置及其他预埋件的平面位置。测量放样后,采用钢卷尺复核其几何尺寸。其预埋件相对尺寸如下图所示(施工图详见11S042-SS-DWG-SG-1050):2.2.1.5沉降位移观测(一)沉降、位移基准点布设根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沉降基准点埋设规定:(1)沉降基准点布设原则:1)布设的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2)为了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相互检查,沉降基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3)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观测精度。4)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图纸位置进行布设。(2)沉降基准点埋设方法:基点埋设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及设计有关变形观测基点埋设的要求进行。(二)沉降、位移观测根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沉降观测的规定,按二等水准测量作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