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第一节人体的稳态内环境的稳定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材分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的知识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均有涉及,本章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它主要从内环境的稳态、营养与健康、兔疫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人体的稳态》、《人体营养与健康》和《兔疫》这三节内容在知识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它们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本章正是通过这条主线,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不仅更加深入了解了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而且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章涉及的“稳态”、“调节”和“免疫”的内容相对抽象,这里有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有细胞水平的结构知识,还有个体水平上的调控和表现,因此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紧密,也容易与理、化的相关知识相互渗透,因此这部分内容还是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培养学生思维综合能力的良好素材。本章作为选修教材的第一章,在全书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2.态度观念方面(1)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帮助学生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3.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3.分析:稳态是一个在生理学中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概念,通过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槽态的概念,已经了解了它的温度、渗透压和pH等理化性质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呢?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必须稳定。因此,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含量是稳定的,对于深入理解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还知道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主要又依靠体液中的各种激素进行调节。具体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是如何经过生命活动调节达到平衡的呢?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作为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依旧要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分析出完成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具体激素是什么,完成神经反射调节的具体反射弧是什么,具体刺激又是什么,由于激素调节涉及到尿的形成等有关初中生物的知识,神经调节涉及到的反射弧比较复杂,因此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难点。要点提示1.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现象、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要善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本节课内容教科书提供了5幅图、1个小资料、1个表和4个旁栏思考题,这些内容形象、直观,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图表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教育信息,延伸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3.本节课涉及到“尿的形成”这些初中生物学的知识,由于学过时间已久,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已把握不准,因此对这部分内容应作适当复习。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手段1.实物投影仪:展示相关的问题、图表和信息资料,创设探究的情境;2.挂图、板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3.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思路“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这部分内容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健康生活的主体,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生理现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