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可能从人力资源诞生之初,对人力资源价值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质疑的原因无非是人力资源不直接创造效益,而且还不停地变着法去花钱,增加成本,人力资源不仅没有变成“资源”,还变成了“成本”。当然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们也从未停止过对人力资源价值的探索,尴尬的是我们一方面学习国际上关于人力资源的前沿理论,谈论人才、领导力、变革、转型等“高大上”名词、工具,自信人力资源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另一方面却深陷在繁琐的事务及老板与业务人员的质疑中,无所适从。其实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老板见识短浅,看不到人力资源的作用,只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而使企业人力许源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个环境或是企业的经营环境,或是企业人员的素质,或是人力资源人员自身的问题,下面我就人力资源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谈谈我这些年的思考。一、明确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如果将企业看作一个有机体,与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Wslow)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相似,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这也就是我要说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层次”理论: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必需的,但不同发展阶段与规模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工作需求是不同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由基础人力资源到髙级人力资源层层递进的,我认为人力资源需求层次从基础到高级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职能型人力资源、经营型人力资源、变革性人力资源,其中每个层次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图1: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层次同时基于人力资源需求的三个层次,可以提出以下五条假设:1.三种需求同时存在,但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层次不同;同一层次不同阶段的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2.各需求层次间不是割裂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从低到高渐进的。3.—般来说,需求逐级上升,低层需求满足后,高一层需求才会凸显。4.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更高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工作就会成为需求的重点。5.上一层级需求是建立在下一层级需求之上层层叠加的,没有低层次人力资源的积累,直接实施高层次人力资源只能是“空中楼闾”。企业生豹周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浪期I?1人力帝源需求层次职能型人力资源经莒型人力资源变革型人力资源图2:企业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源需求层次下面分别对三个层次人力资源作简要介绍:第一层,职能性人力资源:保障企业日常工作正常运行职能型人力资源,也可称作事务性人力资源,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安全需求,一般常见与初创、成长企业或小中型企业,这一阶段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需求在于保障企业安全及正常运转,人力资源工作由六大模块构成,以招聘工作为主,主要侧重于保障公司用人需求、工资的正常核算与发放、劳动合同签订、入离职手续及社保办理、基础的培训、计划管理或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基础工作。第二层,经营型人力资源:站在经营者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源经营型人力资源,是在企业已经满足了职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后,寻求更多的价值创造时的人力资源,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解决温饱(生理与安全需要)奔小康(社会需要与尊重需要)的阶段,一般常见于成长、成熟企业或中大型企业,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工作是在职能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从经营者的角度上进一步的深化人力资源工作。主要侧重于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工具;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提升企业生产/工作效率。具体的工作如: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体系建立、人才梯队建设、领导力开发、企业文化塑造等工作。第三层,变革型人力资源:通过破、废、立,推动企业转型变革变革型的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高级形式,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要,多见于成熟期后期或衰退期的企业,因企业自身求变创新或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激发了企业对人力资源变革推动力的需求,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是通过“破、废、立”重塑企业规则,如:直接参与企业战略决策,根据企业战略调整方向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实施重大人事调整;推动企业业务战略的转型;重塑企业文化等工作。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