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和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简称CPID)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特异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在临床上以气滞血淤型、湿热淤阻型、寒湿淤阻型等3型较多见。慢性盆腔炎从辨证角度看都有或显或微的气滞血淤征象,故行气活血化淤是治疗本病的恒常之法,或佐清利湿热,或佐温化寒湿,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尚缺乏客观性的量化指标,因此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关于诊断和治疗的量化标准,这就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几年来收治了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疼痛有冷痛、胀痛的不同;带下有黄、白之别;舌质有淡、暗、红之异;舌苔有黄、白、滑之分。结合其主证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3大证型:湿热淤阻证、寒湿淤阻证及气滞血淤证进行论治。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结型和寒凝气滞型进行辨证治疗。《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中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阻、寒凝气滞、气滞血淤、肝郁脾虚、气虚寒湿、寒凝血淤、肾虚血淤、阴虚血淤等8种证型。而《中医妇科治疗大成》中将本病分为湿热淤结、寒湿淤结、气滞血淤、痰湿淤结、气虚血淤等5种证型。在《中医妇产科学》中把本病分为气滞血淤、湿热阻滞、湿淤互结、寒湿凝滞等4种证型。而在临床上究竟慢性盆腔炎分为几型,这是众多医家正在探讨的问题。盆腔炎分为慢性炎症和急性炎症,通常急性的炎症治疗起来要简单的多,慢性炎症需要分型对症治疗。从中医角度慢性盆腔炎可以分为:热毒型、湿热型、湿热瘀滞型、瘀血阻滞型以及冲任虚寒型五种类型,在治疗时一定要对症采取治疗措施。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常因治疗急性盆腔炎或丧失治疗机会而引起。由于发病时间较长,炎症顽固,西药抗生素治疗往往缺乏长期疗效,容易产生副作用或耐药性,增加精神病人,经济负担。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结合祖国医学病因和发病机理,循证医学理论,这种疾病分为:热毒型、湿热型、湿热瘀滞型、瘀血阻滞型以及冲任虚寒型。1、热毒型:高热、冷战、头痛、小少腹疼痛拒按,如脓、臭、尿黄、便秘、舌黄、脉滑数或弦数。2、湿热型:证见是低热,小腹痛烧伤,嘴巴干不愿喝,带下大量的黄色厚,或红黄相同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3、湿热瘀滞型:小腹胀痛拒按,嘴巴干燥,带下黄而稠,尿液多混浊,大便于结,舌是深红色,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4、瘀血阻滞型:可见脂质持续性疼痛可能不一致,也可能是不平滑的,或者可能有大量的肿块、舌、瘀、苔薄,脉沉弦或涩。5、冲任虚寒型:结果显示,腹部的冷痛、喜暖喜按、白质和白质的少量稀疏、恐惧冷肢冷、舌薄、苔薄白、脉细。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分型,从上面的文章中已经有了了解。慢性盆腔炎主要分以上五个类型,治疗时先要明确病因,才能进行诊治,无论是任何炎症一定要抓住早期这个治疗时机,才能将炎症控制住,不会发展成为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的症状(1)慢性盆腔痛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长时间站立、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重者影响工作。(2)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和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并随着病情的发展,不孕率呈现上升趋势。(3)月经异常子宫内膜炎常有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经血量多痛经,性感不快;盆腔淤血可致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4)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慢性盆腔炎的危害:一,盆腔炎会引发剧烈腹痛:盆腔炎患者会在女性来月经期间出现盆腔充血的情况,此时就会呈现出严重的腹痛症状,另外,盆腔炎的影响范围比较广,还和肠道组织相连接,因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