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部编版八下第12课《民族大团结》知识梳理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少数民族人口的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置不同的民族区域自治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行使自治权。(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后来写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4)1947年,在党中央的民族区域自治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我国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2同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第2页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2019年,青藏铁路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部编版八下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前自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确立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含义:在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3、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确立: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将实行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实施。5、实施:(1)1947年自治区成立,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2)目前,全国已经建立、、、、5个民族自治区。6、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第3页2、举措及成效:1)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2)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文化上:国家重视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5)实例:2019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的联系,促进了的经济社会发展。部编版八下第12课《民族大团结》同步测试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①体现民族平等②体现民族团结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维护祖国统一A、①②④B、①③④第4页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A、可持续发展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C、放宽政策D、搞活经济政策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A、祖国统一B、民族平等C、民族团结D、共同富裕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进行三大改革C、实行赎买政策D、进行民主改革6、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