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八年级透镜练习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近视眼眼睛片2.(不定项)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eA.dB.cC.eD.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有一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C.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D.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一定不可能相交于一点4.如图,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A.等于12cmB.大于6cm小于12cmC.小于6cmD.大于12cm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物体在平面镜中一定成实像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D.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6.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7.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仪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B.透明胶片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虚像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8.一块玻璃砖,中间有一饼形气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将()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A.被发散B.被会聚C.还是平行光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B.C.D.10.图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11.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A.一定是平面镜B.一定是凸透镜C.一定是凹透镜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12.如图所示两条光线是从同一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B.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交点可能在主光轴上D.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可能不交于一点13.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14.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15.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16.(不定项)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B.f<v<2fC.u>2fD.f<u<2f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室()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18.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19.纺织工人在检查纺织品的质量时,要观看纺织品的布纹是否有缺陷,应该使用()A.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