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定义第一节生产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第二节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第三节牛生产性能测定第四节猪生产性能测定第五节鸡的生产性能测定第六节羊的生产性能测定第八节记录系统生产性能测定生产性能测定definition:–是指对家畜个体具有特定经济价值的某一性状的表型值进行测定的一种育种措施,是对种畜进行遗传评估的最基本依据,也是选种过程中决定选留与否的决定因素。是育种工作的基础。目的目的1、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基础数据;2、为估计群体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提供信息;3、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4、为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5、为各类杂交组合类型的配合力测定提供信息;6、为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基础信息第一节生产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第一节生产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一、选择测定性状的原则:–1、测定的性状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性状:考虑长远性价值,如肉质性状–2、测定性状的表现型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遗传作用产生的性状才有从遗传上改良的可能性,而环境因素的结果就不可能。–3、测定性状的选取应该符合生物学规律和符合生产实际:对不能测定或不方便测定的性状的处理二、选择测定方法的原则二、选择测定方法的原则–1、保证测定数据的精确性:–2、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便于在各种条件下展开–3、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在保证测定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三、记录与管理测定结果的原则:三、记录与管理测定结果的原则:–1、测定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简洁性–2、真实记录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系统效应————年度、季节、地点等–3、记录的管理要便于经常调用和长期管理四、实施性能测定的原则四、实施性能测定的原则–1、具备专门的监测机构组织实施,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2、测定的实施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考虑投入和产出–3、在同一个育种方案中,性能测定的实施方法和原则必须统一–4、性能测定的实施要保持连续性和长期性:群体具有趋于平衡的自然机制,只有长期坚持性能测定,才能巩固选择的效果,否则就会退化–5、性能测定指标的选取应该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而变化第二节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第二节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一、按场所分:–测定站测定(stationtest):指将所有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特定牧场来统一测定。–场内测定(on-farmtest):指直接在各个生产场内进行性能测定,不要求时间的一致。通常强调建立场间遗传联系的建立,以便于进行跨场际间的遗传评估。二、按测定个体和评估对象间的关系分二、按测定个体和评估对象间的关系分–个体测定:对需要进行遗传评估的个体进行测定–同胞测定:对需要进行遗传评估的个体的全同胞或半同胞进行测定–后裔测定:对需要进行遗传评估的个体的后裔进行测定注:–以上各种方法的采用因测定对象而定,但现代育种学理论中如BLUP法强调利用所有亲属的资料,故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各种方法结合使用。三、按测定对象的规模分三、按测定对象的规模分大群测定:对种畜群中所有符合测定条件的个体都进行测定。–测定个体越多,则选择强度就越大,遗传进展越快。抽样测定:主要用于测定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以寻找最佳组合。第三节牛生产性能测定第三节牛生产性能测定应该掌握对不同类型性状测定时所选用的不同性能指标–一、产奶性能测定–二、挤奶能力测定–三、次级性状测定–四、生长发育及肥育性能测定一、产奶性能测定一、产奶性能测定1、产奶量的度量指标:–年产奶量、泌乳期产奶量、305天产奶量、成年当量–305天产奶量:12个月的产奶间隔最理想;当实际泌乳期超过305天时,就取截止到305天的总产奶量;当实际泌乳期不足305天时,需校正到305天。–成年当量:将各个产犊年龄的泌乳期产奶量校正到成年时的产奶量,就称为成年当量。目的是校正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我国校正到第5胎时的产奶量。2、乳成分含量的度量指标:–乳脂率、乳脂量–4%标准乳重量=(0.4+15×乳脂率)×产奶量二、挤奶能力测定二、挤奶能力测定排乳速度–用一定的泌乳阶段时平均每分钟的泌乳量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