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器发展史步枪•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轻武器又是武器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步枪作为轻武器骨干,其装备的广泛性、重要性为世界各国所重视。•解放后,国家投入了很大力量,支持发展兵器工业,改造和新建了兵工厂,建立了兵器工业基础设施;设置兵器专业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设置了研究机构,开展专题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使我国步枪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至今,我国已经有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8毫米枪族,表明我国步枪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53式步骑枪•53式7.62毫米步骑枪是仿制苏联1944年式骑枪,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制式步枪。•该枪是枪机直动、回转闭锁的手动单发射击步枪。全长1020毫米,枪管长520毫米,全重3.92千克,初速820米/秒,射速每分钟10—15发,有效射程约400米,弹匣容量5发。•该枪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大量生产。因是非自动武器,操作不便,火力不足,也显笨重,已明显不适合现代化战争的需要。•53式的生产在1960年被停止,部队也开始撤换成更新式的武器,但有许多53式在60年代期间支援给越南56式突击步枪•1956年式自动步枪,最初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简称56式冲锋枪或56冲。是仿制苏联AK-47步枪生产的。•与苏制AK-47相比,56式的外形有少许变化,如AK-47的准星护翼为两侧半包式,而56式则改为全包护环式,顶端有开孔;刺刀则改为了折叠式三棱刺刀。另外冲压机匣的56式的铆接方式与苏制AK-47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战术思想的原因还很传统,56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作“冲锋枪”,且其战术定位也被设定为班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于提供近距离压制火力。•除了装备本国军队外,56式也曾大量出口其它国家,越南战争时的北越军队就大量使用56式。此外在很多其它第三世界国家,56式均以其优秀的性价比而广受欢迎。•从1980年代起,56式逐步被81式所取代,渐渐退出了一线部队。56式半自动步枪•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即56式半自动步枪,简称“56半”,仿制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56式半自动步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和56式班用机枪、56式自动步枪统称56式枪族。•1985年,56式半自动步枪正式撤装,由81式步枪或56式冲锋枪取代。但56式半自动步枪仍装备民兵部队。现在,中国军队仅保留少数56式步枪作仪仗队的礼仪用枪。•军训时操枪排使用的枪支大多为56式半自动,但是去掉了撞针63式自动步枪•63式自动步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支步枪。研制人员在认真分析56式武器的特点、结构的基础上,制定自动步枪的技术措施、结构方案。一边组建研究组织(研究所),一边筹划研制、试制、试验、测试手段(试验室,靶场等)。•由于起点低,基础差,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即使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研制队伍仍然在63年完成了设计定型。国家命名为63式7.62毫米自动步枪。拥有56式半自动步枪的精度和56式冲锋枪的火力连续性。•63式自动步枪从1959年开始研制,1963年设计定型,1969年投入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至1978年停产、撤装,近20年时间,共生产了数百万支,本来武器的更新换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63式自动步枪所经过的道路却是由盛到衰的道路。由于不得已的原因遭到撤装的命运。开始生产、装备63式,以代替56式半自动步枪。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停产,撤装63式,代之重新生产、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转了个圈又回到原地。63式是典型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1958年,有关军品科研、论证工作刚在开展,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上当时的形势就是“大干快上”。63式自动步枪的战术技术论证工作自然没有充分进行,研制定型的63式自动步枪并不符合战术要求。81式自动步枪•81式自动步枪设计上主要是基于56式自动步枪改进而成。81式自动步枪作了一些很明显的改良,如改用短行程活塞自动方式,以减少56式连发时枪口上跳严重的问题,来加强稳定性及准确度。而且81式也有一些外型上的改动使得较56式方便使用。•81式是一个枪族。除了81式(图1)及81-1式(图2)突击步枪外,还有较重的81式班用机枪。81-1式与81式相似,但改用可折叠枪托,一般俗称“81杠”。87式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