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主题教育问题检视发言下面,结合前段时间的思考,围绕自身检视的差距不足,谈几点体会。一、有信仰才能有恒心人无信仰不立、党无信仰不治。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牢记三个“怎么来的”,实质上就是告诉大家,信仰是党性的根本,有信仰才能有恒心,有恒心才能更坚定。对照共产党人的xx、使命,我感到自身党性修养还存在“三个欠缺”,要坚定不移的把xx变恒心、把使命当生命。一是在“真懂”上有欠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计划性不强、系统性不足,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做得还不到位。工作忙时,往往把学习摆在“次要”位置。即使抽出时间学习,也往往是见缝插针,不够连贯,不够深入,存在“有构建、难系统,有计划、难执行”的问题。二是在“真信”上有欠缺。虽然在涉及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坚决服从中央命令,自觉与党中央步调一致。但有时认为党的理论知道了解就行了,基层干部不必花费过多的心思去研究,存在“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现象。尤其是面对一些对党的事业、理论的非议,缺乏政治敏锐性、斗争意识,听之任之的多、坚决抵制的少。三是在“真用”上有欠缺。能够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但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上做得还不够,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尤其是处理一些复杂性、矛盾性问题时,就工作论工作,就问题说问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二、守xx才能得民心习近平同志经常引用一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在共产党人心里,“人民”二字,重逾千钧。只有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期盼为动力,多干惠民生的实事,多做顺民心的好事,不断增进百姓福祉,强化担当作为。想在前、干在前,通过干实事抓第1页共4页落实凝聚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始终严以律己。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等党规党纪,任何时候不搞特殊化。四是持续整改落实。突出整改成效,以较真碰硬、壮士断腕的鲜明态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按期完成整改任务。三、重调研才能得经验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开展重大教育的基本经验。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纵观党的历次重大教育,调查研究始终是重要内容、重要环节并被加以强调,这也成为我们党内教育的一个鲜明特点。无论是延安整风运动,还是改革开放后开展的整党、“三讲”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都是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教育实施方案、确定教育目标任务及各项措施要求,不断推动教育走深走实,最终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这次xx主题教育。每次重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都对调查研究反复强调并带头践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级干部要多沉下身子、走近群众。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研,在实践中深化规律性认识,努力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在调研中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这次xx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对搞好党内重大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为加强调查研究确保教育实效指明了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立说立行,带头示范,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深入到当地社区、村庄、企业、学校和部队走访调研,有力推动和引领了各项教育实践第2页共4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为我们通过深入调研深化重大教育树立了光辉榜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