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光明日报:文化铸就国魂民韵与光明日报:知识界代表心声汇编光明日报:文化铸就国魂民韵文化进展成果人民共享一双双热切的眼睛,一个个专注的神情,广阔群众密切关注着十七大的盛况;一篇篇新闻、一条条短信,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全方位地传播着十七大的信息。如此声势浩大的信息盛宴和新闻大战,如此广泛密集的关注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进展的凝聚力,也反映了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正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使人们在第一时间能了解到最新信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进展成果。据统计,XX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67座,电视台29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十七大代表、武汉市市长李宪生自豪地说:武汉市为十七大献上了一份厚礼——以“五大会址”为核心,整合都府堤等资源,形成了红色旅游经典。近五年来,为满足武汉市民的需要,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投入达几十亿元,相继建成武汉博物馆、武汉体育中心、汉口江滩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提升了文化基础设施的综合实力。七个中心城区的所有社区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城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网络基本形成。这些投入不仅仅是一种福利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人民幸福指数增长点,让人们分享到文化进展成果。我国西部地区和广阔农村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十五”期间,我们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十一五”期间,计划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最近中央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近40亿元,支持各地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第1页共6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合文化站。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投入最大的一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关系到民族长远进展和根本利益。除了文化设施的建设,还应有文化内容的丰富,以陶冶市民的情操。李宪生代表举例说,武汉迎春会、滨江之春、武汉之夏、金秋艺术节、读书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已经形成品牌,每年演出300多场,涌现出“星海合唱团”、“武汉电信艺术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社会艺术团体,提高了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代表们认为,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努力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这必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代表多次赴欧美讲授中国藏学,他说通过争论、对话、沟通,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澄清了误解,增进了了解。一位67岁的德国人曾对他说要学习藏语,想去神奇的西藏旅游。“文化沟通是各国人民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淡化冲突、化解矛盾、加深理解,增强互信的独特作用”,丹珠昂奔对文化沟通的重要作用深有体会。他认为,加强对外文化沟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在当前国际竞争合作进展的总体格局下,为我国争取有利的外部进展环境的重要途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举办文化年,文化节,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活动,使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声音明显增强,不少地区还掀起一股“中国热”。这些对外文化沟通也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国,亲近中国,支持中国的和平进展;让世界更加了解东方古第2页共6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根深叶茂,了解当代快速进展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独特魅力。“文化太重要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代表如是说。当今中国文化进展迅猛,对外,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内,文化的凝聚力显著增强,这是广阔代表的普遍感受。文化以“文”化人,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近五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涌现出一批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气韵的优秀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