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文成绩不好怎么办我们最好不要把考试成绩当成是对孩子能力和未来的唯一评测标准,而是要尽量把考试成绩做减压和淡化处理。小孩子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赢在起跑线的孩子,也许跑出一百米就累倒了。慢的孩子,说不定走了两万米都神闲气定。一位父亲接连给我发了三份私信,问我孩子语文成绩不好怎么办。最近很多人都问我这类问题,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作为一名同龄孩子的父亲,我很能理解父母们的焦虑。下面,我们先看看这位父亲的问题:叶开老师您好,我的儿子9岁,三年级,我也总是看您的文章。我很赞同您对孩子教育的观点。我儿子也喜欢看书,但就是语文成绩上不去。最近的考试中语文成绩不好,阅读部分几乎不得分。他平常也看像《哈利·波特》、《淘气包埃米尔》、《小屁孩日记》这类他喜欢的书。假期我这么安排的:每天《开明》5课,写出每课的所感所想,《商务》3课,能看懂就行。每天一段《论语》要背下来,知道意思,明白道理,懂关键字的意思。这样安排好还是找个阅读班学习好?请给个建议,我实在无助呀。给我发个邮件好吗,谢谢。首先要请这位父亲原谅我的缓慢。最近到了假期,像他这样的私信很多,我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一一回复。他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关心自己的孩子。这是一名尽心尽职的好父亲,他给自己的孩子假期安排得太充分了。我倒是觉得其实没必要这么严格。父母关心孩子不能太着急。小孩子的成长要有一个过程,他们在学校里已经承受很大的压力,父母应该给他们减压,而不是加砖。好不容易放假了,为何不让小孩子多玩玩呢?我们每逢假期都带孩子出去旅游。语文作业是做不完的,我更反对这种没完没了的作业,让孩子简直喘不过气来。父母要把目光从考试和评测的成绩中移开,看看别的地方——退一步就能看见蓝天白云,脚底下就是小桥流水——除了成绩之外,我们的孩子还有什么优点?我们要更多地看到小孩子的优点,而不是故意找他们的缺点。有人以为我女儿语文考试成绩可能很好。上次期中考试,语文她考了82分,在班上中等偏上。她读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比她的语文教师恐怕还要多。但去年语文教师曾在家长会上对我太太说,我女儿理解力有问题,建议她多读点书。我太太回家跟我说起,仍然感到很不解。我说,在目前这种教育制度和教育逻辑下,她这么讲是有道理1的。我们女儿不是没读过书,也不是没有理解力,而是没有按照教师和教材的要求去理解问题,回答问题。孩子一年到头都面临着无穷无尽的考试,这本来已经是一种折磨了。语文考试和练习居然还都是标准答案。这种标准答案的目标,不是为了培育孩子的心智,开拓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感受,而是要把他们套在死板的框框里,把他们训练成“呆瓜族”。谁要是胆敢越过这种死规定,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现在更多的是精神惩罚,通过考试批评等方式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真正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在这种可怕的考试中可能会遭到严酷的打击,甚至可能失去信心而自暴自弃。在王朔的小说里,就有小流氓把整人说成教育。比如,要“修理”谁,不说“修理”,而说“教育教育”你。我们的教育模式,就是修理小孩子的。在语文里,百分之百盲从教师反而有害。他们的标准答案有时相当可笑,甚至荒谬。一名语文考试成绩好的孩子,只能说明是很听话很顺从,但无法证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能力。我们最好不要把考试成绩当成是对孩子能力和未来的唯一评测标准,而是要尽量把考试成绩做减压和淡化处理。小孩子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赢在起跑线的孩子,也许跑出一百米就累倒了。慢的孩子,说不定走了两万米都神闲气定。有时候,慢就是快,这是我们祖先的高级智慧,只争朝夕的人很难明白。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很不容易确定。孩子们有自己的路,做父母的只要给他们打好基础,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健全,懂得乐观处事,和顺待人,其他的路,就由他们自己走吧。我看《功夫熊猫》总是感慨万千:即使是那么一个又懒又贪吃的熊猫阿宝,乌龟大师仍然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阿宝也一样。狐狸大师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学会了“因材施教”,把阿宝训练成一名武功高手。阿宝在找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