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近况心肺复苏近况心肺复苏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心肺复苏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4040多多年来,心肺复苏的实施内容和细节得到了不年来,心肺复苏的实施内容和细节得到了不断完善,使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断完善,使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结合结合2005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重点介绍近几年来的最新观念。重点介绍近几年来的最新观念。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33秒秒后就感到后就感到头昏,头昏,2020秒即可发生昏厥,有时会出现抽搐,秒即可发生昏厥,有时会出现抽搐,55分钟左右大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分钟左右大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因此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据报道因此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据报道44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10%可以救活,可以救活,10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率可能更低。因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率可能更低。因此除了强调提高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水平外,此除了强调提高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水平外,还必须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意识,和各部门的还必须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意识,和各部门的一、一、心肺复苏要突出一心肺复苏要突出一个个""快快""字字快速接近、快速心肺复苏、快速除颤和快速高级生命支持协作能力。协作能力。19911991年美国就提出“年美国就提出“4R4R””序序列,也是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只有四者紧列,也是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只有四者紧密结合,才能增加复苏成功的机会。密结合,才能增加复苏成功的机会。二、二、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过去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是过去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是去摸脉搏、听心音,而现在是看去摸脉搏、听心音,而现在是看反应、看呼吸。因为这种人多表反应、看呼吸。因为这种人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昏倒在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昏倒在地,面色苍白,继而紫绀,部分患者面色苍白,继而紫绀,部分患者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有短暂抽搐。病人此时颈呼吸或有短暂抽搐。病人此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在判断的同时应畅通呼吸道,可一手置在判断的同时应畅通呼吸道,可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使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使下颏尖、耳垂与平地垂直,以畅通气道。下颏尖、耳垂与平地垂直,以畅通气道。三、三、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每次要吹入一定量的气体,要强调效果,每次要吹入一定量的气体,要强调效果,同时强调持续有效胸外接压,除新生儿以外,同时强调持续有效胸外接压,除新生儿以外,对所有心脏停搏者给予对所有心脏停搏者给予100100次次//分钟的有力按分钟的有力按压,每次按压允许胸壁弹性回缩到正常位置,压,每次按压允许胸壁弹性回缩到正常位置,保持按压和解除按压两阶段时间相等,而且尽保持按压和解除按压两阶段时间相等,而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量减少按压中断。如果进行单人急救时,除新生儿外,对所有如果进行单人急救时,除新生儿外,对所有年龄段患者给予的按压通气比例为年龄段患者给予的按压通气比例为30:230:2,,并且所有吹气(人工呼吸)并且所有吹气(人工呼吸)11秒以上,施救秒以上,施救者应该避免给予多次吹气或吹入气过大,口者应该避免给予多次吹气或吹入气过大,口对口呼吸只是临时性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对口呼吸只是临时性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内插管,纠正低氧血症。内插管,纠正低氧血症。>>1200ml1200ml四、四、胸部按压要确定正确位置胸部按压要确定正确位置进行胸部按压时,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进行胸部按压时,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或在有弹性的床上垫一硬板,按压位置地上,或在有弹性的床上垫一硬板,按压位置在胸骨中下在胸骨中下1/31/3交界处,以一手的掌根部放在交界处,以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再将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按压区,再将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并保持平行,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