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邢衡高速邢台段LJSG-16项目部姚鹏飞认真负责,不找借口,坚守承诺前言桥梁施工,主要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砼工程,其中,又以砼工程最为重要,但是在砼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砼外观质量甚至内在强度及使用安全。尤其近年来,我国桥梁倒塌事故接连不断,如最近哈尔滨的阳明滩大桥,其造价18亿,是目前长江以北地区桥梁长度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2011年11月6日通车。2012年8月24日,阳明滩大桥发生断裂,造成3死5伤。网上有消息称,该桥断裂处砼中发现混有木头、编织袋等杂物。虽然最终事故原因尚未有官方说法,但是对于我们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来说,却不得不敲响警钟。随着集团公司逐年来的发展,我们所建设的工程也开始进入多样化时代,所建设的桥梁工程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消灭或减少质量通病,保证结构安全,是广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高度重视的。下面结合培训内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以及本人的一点施工经验,对砼的几种通病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砼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结构局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等类形成空隙等类似蜂窝状的窟似蜂窝状的窟窿。窿。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水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漏振或振捣时间不足。3)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或溜槽造成离析。4)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5)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浇灌上层混凝土。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拌和均匀;坍落度适中;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设串筒或溜槽,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实,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lh一1.5h后再浇上部混凝土,以免出现“烂脖子”。2)小蜂窝;洗刷于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后,用高强度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并养护好。二、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隔离剂涂剧不匀、局部漏刷或失效,造成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致使混凝土失水过多而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严密;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直到排出气泡、不再泛浆为止。2)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三、露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产生的原因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而造成外露。2)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漏浆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4)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工人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或拆模时缺棱、掉角造成露筋。1)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具有和易性;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堵好缝隙;操作时严禁撞击钢筋或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应及时调整;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上过早拆模,碰坏棱角。2)表面露筋的,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四、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