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党的建设方向学习总结与党的知识学习汇报材料汇编党的建设方向学习总结把握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科学分析了党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再次指出了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我们党只有沿着十七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党建方向前进,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一、正确把握党的建设的总目标,确保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方向。88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党的建设的目标正确,党就进展壮大;反之,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广阔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的党建总目标,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联系起来,使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形势下的党建总目标是什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强调了这一党建总目标,并要求“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反映了时代进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从党建总目标彰显的内容来看,主要反映了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党、国家与社会的界限比较模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政党、国家、社会等现代国家要素开始凸现。新形势下的执政党如何与社会发生联系?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利益的分化,需要执政党代表和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事实上,政党是基于第1页共13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群众的利益表达而产生的,执政党掌握国家权力是群众权力的延伸。为此,我们党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后,党建的首要目标就是建设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政党的价值是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的,但政党夺取政权以后有离开群众的可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教训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假如不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也会陷入“历史的周期律”。为此,我们党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转变后,党建目标就要致力于建设一个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我们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简单地夺取政权,而是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中国现代社会进展的逻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同时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党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转变后,不仅要着力建设一个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而且要把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建总目标体现了先进性与现代性的统一,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展。在新形势下牢牢把握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就能确保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二、全面落实党的建设的新部署,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党建总目标,需要对党的建设作出新部署,以进一步法律规范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党建新部署反映了党建总目标的内在要求,旨在提高党的建设的整体效果,保证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首先,完善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提高党建整体效果的前提条件。党的建设的理论是指导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定着党的建设的前进方第2页共13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向。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因而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在新形势下理解党的建设理论,需要提升执政思维水平。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党的建设要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来指导。执政党建设理论是相对于革命党建设理论而言的。在革命时代,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党建设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