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VIP免费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_第1页
1/27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_第2页
2/27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_第3页
3/27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急诊科程龙美1、体温过高——与呼吸道感染有关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肺部感染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厌食,高热有关4、活动无耐力——与卧床休息、缺乏能量、呼吸功能改变有关。5、潜在的并发症——感染性休克1.按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2.保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3.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呼吸情况并做好记录。4.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做好发热护理,监测患者体温,遵医嘱及时留取相关标本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热退时避免当风受凉。5.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如无力咳嗽及咳痰,遵医嘱予雾化吸入、吸痰必要时。重视基础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并发症。6.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7.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观察褥疮的创面变化,予以适时清创及换药。8.遵医嘱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和优质蛋白为宜,进食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煎炸、刺激性或硬固食物,少量多餐,如不能经口进食,必要时遵医嘱予留置胃管。9.保持床单清洁、平整,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予保护性措施,如使用尿套、遵医嘱予留置尿管。10.观察利尿剂使用效果和不良反应,遵医嘱保留24小时尿量,并做好记录。11.加强情志护理,做好临终关怀。发热及其护理1.体温上升: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畏寒、颤抖。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因皮肤血管开始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心率加快。3.退热期:其特点是散热增加而产热降至正常水平,体温趋于正常。此期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引起汗腺分泌增多,病人大量出汗。1.根据病情选择测量部位。2.检查体温计完好性及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3.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4.口腔测温:口表水银端置于病人舌下部位,闭口3分钟,取出。5.直肠测温:肛表用油剂润滑,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3分钟取出。6.腋下测温:先擦干腋窝下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10分钟取出。7.检视体温计读数,记录。8.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放回消毒液容器中。1.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不可自口腔测温。进食、吸烟、面颊部做热冷敷者,应推迟30分钟后,方可测口腔温度。2.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及某些心脏病病人(刺激肛门后,迷走神经兴奋,会引起心律不齐)不可由直肠测温。坐浴或灌肠后需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3.对极度消瘦的病人,不适用腋下测温。沐浴后需待20分钟后再测腋下温度。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以使得到更为准确的体温数值。5.为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病人测温时,护士须守候在旁或用于托扶体温计以免发生意外。6.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可碰及他物,以防碰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7.如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可服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使汞排泄。肛表、腋表、口表分别清洁消毒。(一)酌情减少活动。高热绝对卧床,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过多,进食少,体弱,要保证休息环境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二)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三)入院后尽早留取大、小便标本及血培养送检。(四)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可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鼓励病人每嘎饮水3000ml以上;对不能进食可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五)测量T、P、R:一般为3—4次/日,≥38.5℃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后改可为每日测量1—2次。(六)体温达38℃以上时行头部冷敷,体温达39℃时给予物理降温,行温水或酒精擦浴,降温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于体温单上。(七)体温骤退者,注意保暖,防出汗过多而导致虚脱。(八)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内食物残渣易发酵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