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等分和四等分》设计思想:大班幼儿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对等分也有所接触,但不能掌握真正的含义。根据本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等特点有简到难,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日常普通物来探索活动,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实物产生联系,这样,幼儿学得活,易掌握,不仅将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扩大认识面,而且对开拓幼儿思维,培养思维准确性,并激发幼儿数学兴趣。活动名称内容:二等分、四等分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活动准备图形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练习单重、难点分析重点: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活动过程一、故事《两只笨狗熊》提问:怎么分才公平?幼儿操作,二等分,观察分开的蛋糕和整体的关系二、《小熊的生日》1、皮皮的生日,妈妈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它的朋友来了,要怎么样分?幼儿用圆形纸片操作。观察分开的和整体的关系。2、又来了2个朋友,怎么分。幼儿操作,观察分后和整体的关系。小结:两份一样的叫二等分,四份一样的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二、幼儿运用图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的操作。1、幼儿尝试二等分,请个别幼儿展示二等分。教师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就叫二等分。分开的部分比原来的要小。2、幼儿尝试四等分,请个别幼儿展示四等分。教师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就叫四等分。分开的部分比原来的要小。等分的次数越多,每一部分就越小。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就叫等分。分成几份就叫几等分。我们还用图形操作了二等分和四等分,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就叫二等分。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就叫四等分。分开的部分比原来的要小。那么你们会不会将这些图形进行更多的等分?比如:六等分、八等分等,甚至更多。回去和爸爸妈妈试一试,来了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答案。殷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