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计算高手“孙大圣”——简便计算(二)[教学内容]:《佳一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春季精英版,4年级第6讲“计算高手“孙大圣”——简便计算(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与除法的性质,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考:借助运算律或性质优化计算方法,增强数感,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1、通过较丰富的教材,现实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性质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2、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1.使学生在体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简便计算意识;2.在突出简便计算应用价值的同时体会简便计算的优越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并能灵活应用。教学难点: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1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一、激趣引入师: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故事中主要讲的什么内容呢?(学生自由说一说。)师:大家都知道唐僧师徒取回了真经,可是取完经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吧!(旁白女)唐僧师徒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从西天取回了经书。瞧!唐僧师徒正在统计经书的本数呢!(唐僧)徒儿们,咱们取来的经书共125种,每种有32本,你们知道共有多少本经书呢?(旁白女)只见八戒和沙僧正费力地计算时,齐天大圣孙悟空只看了一眼就说出了答案:(孙悟空)4000本!(旁白女)唐僧满意地点了点头。同学们,你知道孙悟空是用了什么窍门,这么快就算出答案了呢?师: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哪些信息?一共有多少种经书?每种经书多少本?(使学生明确条件)师:要求经书的总数,怎样列算式?生:125×32。师:对,那么孙悟空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呢?有什么窍门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乘法计算中的简便计算。二、共同探究(一)教学例1例1:125×32(1)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不同算法利用学生所熟知的故事导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生1:直接乘生2:因为125×8=1000,所以把32拆成8×4125×32=125×8×4=1000×4=4000。(2)学生比较师:哪种方法简单呢?为什么?这个简单的计算对你有什么启发?①解析:动画依次出示。答案:125×32=125×8×4=1000×4=4000(3)小结在乘法中运算中,有几对关系特别要好的好朋友,分别有哪些呢?②2×5=10,25×4=100,125×8=1000当算式中出现了其中的一位时,找一找它的好朋友,把它们进行凑整可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本题中出现了125,虽然没有8,但我们可以从32中拆出8来再进行凑整,这样的方法叫做拆分凑整。(二)教学例2例2:2200÷25(1)学生观察算式,思考简便方法师:这是一道除法,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学生讨论简算的方法。)生1:2200÷25=2200÷(5×5)=2200÷5÷5③提示:观察发现题中有一个特殊的数25。是否可利用凑整的①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表述出在乘法中怎样运用凑整的方法计算。②一些特殊的算式可让学生自己说一说。③学生在观察此题时可能很容易想到把253方法使计算简便呢?怎样才能使除法的商不变?(引导学生概括出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性质。)解析:动画刷出。同时出示文字: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商不变。(2)学生比较师:哪种方法简单呢?为什么?这个计算对你有什么启发?答案:2200÷25=(2200×4)÷(25×4)=8800÷100=88(3)小结师:在除法计算中,灵活的运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进行凑整可以使计算简便。(三)教学例3例3:802÷344×172(1)观察算式,讨论算法师:观察算式中这几个数字,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题中的344与172有倍数关系。师进一步提问:怎样才能利用上344与172的2倍关系,把它俩凑在一起计算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