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专项工作计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以及其他贫困户,其中其他贫困户列入市级XX县区级补助计划。农村危房是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经鉴定属于危房(d级)或局部危险(c级)的房屋。四、改造方式危房改造分为重建和修缮加固两种方式。(一)重建。整栋房屋经鉴定属d级危房的应重建。重建以农户自建为主,自建确有困难的,由乡镇政府协助农户选择施工队伍。重建房屋,要在满足最基本居住和安全需要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面积。建房面积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间。(二)修缮加固。对c级危房(属于局部危险且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采取改建或修缮加固原住房的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五、补助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政府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暂定为:(1)建档立卡贫困户、心得体会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2万元;修缮加固房屋户均0.6万元。(2)其他农村贫困户重建房屋户均1万元;修缮加固房屋户均0.4万元。如上级政策调整,按新规定标准执行,其他农村贫困户补助资金利用市级XX县区级配套补助资金补助。六、操作程序(一)户主申请。(二)村委会评议。(三)乡(镇)政府审查。(四)县领导小组审批。(五)竣工验收。(六)资金拨付。补助到人(户)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由第1页共3页乡(镇)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涉农资金“一卡通”(粮补卡)发放到户。七、实施步骤第一阶段(1月)。全面摸排阶段。对全县农村贫困户进行全面摸排,逐一认定,做到精准识别、应改尽改。第二阶段(2月)。项目报审阶段。各乡镇制定改造规划,报送实施方案,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报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实施。第三阶段(3月至5月底)。项目建设阶段。组织项目实施,范文写作落实资金拨付,监管工程质量,完成施工建设任务。第四阶段(6月中上旬)。由各乡镇自行组织全面验收。第五阶段(6月下旬至7月)。抽查验收阶段,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单位,对全县危房改造情况进行抽查、验收和评估总结,并做好迎接省、市评估验收的准备工作。八、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住建局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将把危房改造作为中心工作,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对危房改造工作详细研究部署,继续坚持和完善住建局党组(班子)成员包保各乡镇危房改造的督查、包保制度,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明确工作职责,压实乡镇主体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主体,要成立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改造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同时下设危房鉴定工作小组、改造对象审查小组和竣工验收小组,工作总结负责危房等级的鉴定、改造对象的审核和竣工验收,以确保工作透明,有序推进。(三)营造工作氛围,提升满意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召开农村危房改造动员会议,组织人员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简报,及时报道农村危房改造开展情况。第2页共3页(四)加强规范管理,确保惠民成效。通过严把程序关,严把质量关,严把竣工验收关,严把资金拨付关,完善公示制度,做到政策公开、对象公开、程序公开,真正把最需要的对象列入改造范围。加强农户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变相使用,保证资金使用安全,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生。(六)强化督查问责,监督检查。通过定期检查、专项督查、按月考核、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的督查督办机制,督促各乡镇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或不作为、慢作为的进行严肃问责。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投诉,积极协助县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农村危改工作中出现的以权谋私、贪污截留挪用资金行为。第3页共3页